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对比

时间:2022-10-18 06:31:24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

方法:选择于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诊断的130例选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MRI及CT进行诊断。

结果:CT检测13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92例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为70.8%;MRI检测130例脑梗死患者全部检出为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为100%。两种检测方法相比较,MRI对于多发性脑梗死检测效果更为优越。

结论:在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MRI与CT相比,有更为明显的效果。但是相对来说MRI费用高,在应用时可以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促进尽快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实施。

关键词:MRICT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诊断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09-01

多发性脑梗死多在临床较为常见,且一般多发于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此症患者脑内存有缺血性软化梗死灶,主要致病因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在进行治疗时,确定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部位及其大小、程度等对于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说临床常使用颅脑CT及MRI来进行脑梗死影像学方面的检查,以为脑梗死治疗提供依据。[1]为了对比分析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我院选择于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诊断的130例选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MRI及CT进行诊断,研究显示,MRI具有更为优越的诊断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诊断的130例选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8例,女性52例;年龄在55-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2.8)岁。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有脑梗死病史,主要的临床症状有:14例患者有语言障碍,17例患者存在假性球麻痹,23例患者有意识障碍,36例患者偏瘫、26例患者有TIA,14例患者存在智能障碍。

1.2方法。在就诊后130例患者全部进行严密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确定其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标准符合。分别对130例患者行MRI检查及CT检查以确定患者脑梗死灶的大小、多少及准确的部位。①MRI扫描:使用的仪器为三星0.31TMRI机,分别快速扫描序列行:CORO位、SAGI位及TRNS位的T1WI和T2WI成像;根据扫描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使用增强扫描;②CT检查: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生产的16排CT机,CT基线0ML,距阵512×512,设置层厚为10mm,薄层平描5mm和2mm;根据扫描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增强扫描强度。

1.3相关诊断标准:①MRI相关诊断标准:病症为超急性期时T1、T2值最长,且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分别呈现明显的低信号及高信号;急性期T1加权像、T2加权像上呈明显长T1低信号和T2高信号;②CT诊断标准:低密度影呈现为不规则或是扇形状,且基底节区与半卵圆中心圆形边清的低密度影。

1.4统计学方法。对于收集到的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CT检测结果:经检测后,13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92例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为70.8%。梗死部位主要为:162个于基底节处、33个于额叶处、29个于枕叶处、8个于小脑处、23个于脑干处。其中有12例患者在发病的8个小时内经MRI诊断证实为脑梗死,其中CT诊断5例,占41.6%,且CT显示患者没有明显病变。

2.2MRI检测结果:经检测后,130例脑梗死患者全部检出为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为100%。梗死部主要为:252个于基底节处、14个于枕叶处、36个于脑干处、43个于额叶处、40个于顶叶处、18个于小脑处、24个于枕叶处。

3讨论

脑梗死的定性诊断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其体征,一般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意识障碍、失语、运动障碍、偏瘫等神经功能的缺损对发生脑梗死的大致部位进行推断,促进该病的初步诊断。[2]但是有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使用溶栓或是手术治疗,因此对于梗死部位、大小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MRI及CT能够较为详尽的提供脑梗死信息,为诊断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CT扫描作用时主要是借助X射线束对检测部位厚度层面扫描形成CT检测图像。其成像原理为:不同组织吸收的X射线值不同,相比较来说病灶部位吸收X射线的值高于正常脑组织时,CT图像即可显示高密度阴影;若病灶吸收的X射线值低于正常脑组织时,就会显示为低密度阴影。若脑部出血,借助CT图像可以看到出血区的密度增高;若患者为脑梗死,则可见梗死处有低密度阴影。CT检测费用低,操作简便快速,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广泛应用。

MRI扫描仪通过对脑细胞与氢元素共振录像,揭示脑细胞的活动情况,MRI检查患者在脑梗死后1-2h即可显示病变。本次的研究显示,CT诊断13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92例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为70.8%,MRI诊断130例脑梗死患者全部检出为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为100%。差异较大,且MRI的检出率更高。在临床操作中,即使患者为2mm以下的微小梗死病灶通过MRI也可检测出来。MRI在检测时能够不受人体骨性结构的影响,较清楚的显示病变。

综上所述,在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MRI与CT相比,有更为明显的效果。但是相对来说MRI费用高,在应用时可以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促进尽快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振锋,王海山.CT、低场MRI对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80-81

[2]张建军,吴伟蜂,葛焕祥,等.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梗死后脑出血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0,25(13):289-292

上一篇:调经祛斑颗粒质量研究 下一篇:MRI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维护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