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植技术

时间:2022-10-18 06:20:48

大树移植技术

摘要:大树移植的成活率、色相的保持率、成活后的健壮率,有许多技术是值得探讨的。从调运、保养、挖坑、栽植、土球等环节着手,运用科学的、经济的办法,一步一步,仔仔细细达到理想的效果。

Abstract: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ed trees, color retention rate, survival rate after the strong, there are a number of techniques that are worth exploring. From transportation, maintenance, digging, planting, soil ball and other aspects, the use of scientific, economic approach, step by step, Zai Zai carefully to achieve the ideal effect.

关健词:大树、移植、技术

Key words: trees, transplantation, technology

城乡园林绿化中的大树,通常是指胸径在20cm左右的落叶乔木或树高大于5m的常绿树木,且要求带冠移栽,移植过程中保持原有冠幅无损伤,树皮无损伤。尽管大树移栽技术要求和移栽成本高、成活率偏低、易造成资源浪费等弊端,但园林绿化中的一股不可阻挡之潮流,大树移植成阴时间短,见效快,随着“城市增绿、农民增收”的进一步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大树从农村、山区进入城市,尤其是承办重大国际赛(展)事的城市,刚刚建成的公园、 新兴企业、 厂房、小区,以及一些特别重要的城乡景点和地段的改、扩建,为了达到环境互相协调、提高景观效果、体现生态文明之目的,做到园林绿地一次成型,移栽胸径20cm以上的大规模乔木已成为总体建设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大树移栽养护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新植大树的成活率和移栽质量,避免因大树死亡造成资源和人财物力的浪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树的特点是吸收根少,根系呈现离心生长,吸收根大部分在树冠投影外缘附近的土壤中,而土球范围内的吸收根很少,会使移植的大树严重失去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重量大,由于大树形体高大并带有一定的土量,导致大树移植时重量大;在吊装 运输 栽植过程中操作困难,且容易伤及树体,影响成活率;树势恢复慢,大树较幼青年树再生能力差,移植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减弱,尤其是栽植在生荒土壤中,建筑垃圾土中等生境条件不同的大树,其生境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到大树的移植成活率[1]。

以下从几个关健环节,细谈一此技术要点:

一、调运

采挖地来源于平原和山区。平原的大树一般位于庭前屋后,还有一些位居院中,装车非常困难,一个土球一般都在两吨以上,用普通的吊链难以实现,现在普通的做法是拆墙、拆门,让吊车进院,实行机械装车。山区调运难度更大,能采挖的大树要控制在主要交通干线1Km之内,先修一条采挖集材道,宽度以树冠通过为原则,大树出坑是难度最大的工程,多采用修斜坡平拉出坑,斜坡长和树高长度相等,树根采用滚动翻转的方式放在床板上,以便减少摩擦。机械吊装大树,捆绑的位置根据树冠及土球的大小而定,要求吊装时树体不打颠倒,能选在树丫处捆绑的尽量放在此处,不能放的,要给树体钉夹板,夹板数量4个,宽度6cm,长度4cm,十字形钉在吊装处。绑绳要选尼龙攀带,忌用钢丝绳。山区集中连片的大树起吊,最佳方式是选用高空索道,安全、经济、对种皮损伤少。起吊装运时根部放在车头,树冠倒向车尾顺车厢整齐叠放,树冠展开的树木用绳索捆拢树冠,叠放层以不压损树干(冠)为宜,树身和车板接触处应用软性衬垫保护和固定,防止损伤树枝。在挖掘前 1~ 2 d 用草绳对树干进行包缠。从树干基部起一圈紧挨一圈向上缠绕, 主要作用是保温保湿。一是避免强光直射和运输、栽植时干风吹袭, 减少树干水分蒸发; 二是调节树干温度,减少因不同地区温差对树干的伤害;三是向缠绳部位浇水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 使树干尽可能保持湿润; 四是可保护大苗在挖掘、运输、栽植过程中免受机械损伤[2]。

二、保养

在起苗后,落叶树木要立即适当剪去部分枝叶,使地上部分面积小于地下部分面积, 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便于运输。常绿树种也要将干枯枝条和过多的无用枝条剪除。注意每剪除一次, 要用高锰酸钾溶液给工具消毒一次,并在剪口处涂抹封口剂,以防止病菌感染[3]。

裁枝后的树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保养,一是对耐修剪的阔叶树种采用高位截枝拦头技术;二是树干上捆绑草绳,以减少杆部的蒸腾作用及灼伤,也可进行喷水保湿,草绳头年冬天不取,次年惊蛰前取下烧毁,把冬天寄宿的害虫消灭掉;三是叶面喷洒防蒸腾作用液;四是树干下挂吊针,补充树体营养;五是树根用ABT生根粉,刺激毛细根的发生;六是搭盖遮阴棚,搭遮阳棚可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搭棚时 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切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以上六个方法可根据树种的不同综合运用。浇灌是必要的,视天气情况综合而定评判的标准为树坑内的土,用手捏起来不散但有湿印。用机械喷雾器叶面喷水,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

对调挖过程中损伤的树皮,一定要用封蜡或泥浆糊实封严,然后用塑料纸绑严封好,避免水分、养分流失,对有的树种还能形成新皮。有条件的话,大枝上的伤口,要用“402”抗菌剂加石硫合剂100~200倍液涂刷保护。

三、时间

采挖的最佳时间为树液停止流动后,一般为春秋两季,树液尚未流动,最佳时间时期是早春,常绿树应在4月中旬前栽植,落叶树在3月下旬完成栽植,针叶树则可在秋季进行但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有的需要夏季最热时采挖,这样就需要采取其它非常措施。移植多在阴而无雨、晴而无风的天气下进行。

四、土球

土球的大小 采挖成活最直接因素之一,大小一般为树干直径的6―8倍。

土球采挖前两三天要用大水灌透,这样一是给树体储备了必要的水分,二是湿土更容易绑扎,保持土地的完整性。

采挖深度为以保留树体原主根深度的2/3为原则,大的树根不能用斧头砍断,要用锯子锯断。斧头砍对土球震动很大,容易震散土球,不利于土球的捆绑。

五、挖坑

挖坑可分为机械挖坑和人工挖坑。坑可采用方形坑和圆形坑,坑深要大于采运土球深度20 cm。坑的大小采用直筒上下一般大,采挖要大于土球半径约20 cm,以便使土球入坑时不受损失,调整树体方向,端直容易。

六、栽植

挖坑深度比土球高度高15cm,在底部铺10 cm厚的砂及表土,起到透气与渗水作用。移栽前用生根粉调和涂抹树根伤口,然后逐步回填土。回填中不断用水搅拌,直到成泥浆状。10分钟左右水会下渗,再回填土。土壤应既能满足树木排水要求,又与土球紧密接触,这样做可使树坑内的土壤密度大于周围密度,使树坑不产生积水[4] ,栽植深度要求比原来的高5 cm。

栽植后要立即支撑, 以防止树木倒伏。最好用三角形支撑法,其中将一根支撑物方向对准主风方向, 支撑高度必须高于树体高度的一半,在支撑处要垫保护物,以防伤害树皮。

七、其它注意事项

1、对园林绿地栽植,树冠色相好的对观赏面。

2、运输过程时间尽量要短,车辆要大,不要把树枝拖拉到地上。

3、大树起吊栽植必须一次性到位,不得反复起吊,避免损坏土球。

4、移栽成活后,枝干上会萌发较多的萌蘖,能保护枝干不受日晒或霜冻,能促发地下新根,还能恢复树势,形成新的树冠。因此,需对萌蘖合理修剪。

5、捆绑用的草绳一定要用水蘸湿,原因是湿草绳不容易断,且对土球有保湿作用。

6、树木是植物,生性不爱动,在移栽前先要标方向,以保证栽植时尽量按原来方向定植,来保证对阳光的要求。

7、选择树龄,针叶树3-4龄组,阔叶树2-3龄组。若树龄太大,移植后不久就会衰老, 很不经济; 而树龄太小, 绿化效果又较差。

8、在山区,过陡的坡,根系分布不正,不仅操作困难且容易伤根,不易起出完整的土球,故不应选择。

9、为了提高成活率,现在好的做法是,取移植前的土壤几袋,做为新坑的回填土。

10、防虫,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总之,大树移植的成活率、色相的保持率、成活后的健壮率,是靠许多环节的技术综合运用实现的。从调运、保养、挖坑、栽植、土球等环节着手,运用科学的、经济的办法,一步一步,仔仔细细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与文献:

[1]杨秀丽 赵 娟关于大树移植及管理技术的探讨[J] 现代园艺 2011年第 8 期:54-56

[2]王岗 王党维 郭仕强 浅析大树移植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 2010, ( 3) : 96~ 98

[3]张志勇 邢亮 穆喜东大树的移植与管理[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第 34卷第 4期:21-22

[4]张 坤 李立新 史守军城乡大树移植养护技术 [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年10月(上旬)第09卷第28期:41,66

上一篇:浅谈房地产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