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8 05:29:14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为:“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方法单一,把阅读教学当成讲解新单词、翻译文段、分析段中语法知识,讲解课后练习的简单四步曲,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阅读训练方法和传授阅读技巧。另一方面,小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及能力有限,随着年段的升高,阅读篇幅的加长,特别到了五、六年级阶段,学生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部分学生越学越吃力,并且逐渐丧失了阅读的兴趣。

2.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学生见到新单词或理解不到的地方就停下来,总想把它弄懂了才往下看,生怕错过了什么,学生不能够根据上下文、图片等手段猜测单词的意思,遇到新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3.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不能根据掌握的知识透彻理解阅读材料,有时即使每一个单词都懂它的意思,却理解不了文中的意义所在。

4.学生的阅读的范围狭窄。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就是课本出现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量少,不能及时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造成阅读的狭隘性。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下是我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感悟: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四步曲

1.快速阅读,了解大意

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开始阅读以前,老师可以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或让学生学习少量的生词和句子;为学生顺利阅读打好伏笔。阅读时老师要紧扣标题,设置问题。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充分挖掘标题的内涵,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入木三分。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who, where,what,when,how”等阅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

2.精读课文,突破难点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仔细阅读课文。这次应要求学生稍稍放慢速度,力求全面了解课文。对于难懂的词、短语和句子,仔细阅读,反复推敲,有些词和惯用法,还可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构词知识及上下文去猜测。阅读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彼此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最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两次阅读后,学生已基本了解了文章梗概。此时,教师应对文中疑难语言点进行适当地解释,并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理解、消化或提问。在学生充分理解了阅读课文以后,练习朗读。朗读是学生对阅读文章加深理解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应只作简单地处理。应明确“阅读课文是为了培养阅读技能,而不是为教语法而编写的”。因此当课文中出现影响理解的语法难点时,应适当加以讲解,点到为止,不能纠缠不休,否则,与阅读课教学的目的就相去甚远了。

4.拓展练习,综合运用

阅读理解活动完成后,应当开展说或写的活动,促进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输出能力的发展,同时要开展促进学生语言吸收的活动。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检测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学生可以复述课文,续写原文,也可根据原文进行角色扮演,有效地挖掘学生的语言潜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阅读材料的趣味性

单调乏味而又长篇的阅读会让学生逐步丧失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的选取既要考虑与知识的连接,又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阅读的趣味性。篇幅不宜过长,生词也不宜过多。在阅读之前,恰当的、新颖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眼球。教师的导入时间不宜过长,运用图片、实物、课件、猜谜、游戏、歌谣等导入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游戏、竞赛等激励方式对小学生来说仍是非常好的操作方式,通过个人的、小组的竞赛,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眼、口、脑、手、心都动起来。另外,我们恰当的赞美与赏识,也是学生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2.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难易程度,学生阅读的时间也有着差异。略读(skipping reading)的针对性很强,有时是跳读,直接就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读。而精读(scanning)就是逐句、整段或整篇认真地、精细地去读,读懂其内容,掌握其大意,根据学生个人阅读或小组的合作,找到各种信息(to get the information)来解决问题。

3.处理好练习设计的梯度

练习的设计应该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水平。练习过于简单或者太难,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当、合理的练习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练习的设计非常重要,练习应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在阅读开始阶段,设计简单的、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练习能让学生找到满足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在学生掌握了文中大意后,设计有挑战性的拓展练习,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优越感。

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学会猜测词义。英语阅读的最大障碍首先就是词汇,完全没有生词的阅读是不可能的,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语境等猜测词义。

2.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整体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的停顿,要从整体把握句子的含义。

3.用英语思维。也许这一点在小学很难做到,但是要从小培养他们英语的语境,不要从母语转变意思,直接用英语理解,减少母语与英语间的互译。尽可能地培养这种英语的语感。

正确的阅读策略有利于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求真,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去引导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方法 下一篇:彝族地区农村小学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