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团建设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时间:2022-10-18 05:10:09

大学生社团建设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学生社团众多,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大学生社团建设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问题;原因

一、多元文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各类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学生通过网络能够了解更为多元的文化,继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爱好者人数达到一定的程度,社团就由此而生。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很多高校都有如动漫、古风、文学、音乐、天文、军事、轮滑等主题的社团,这些都是学生兴趣爱好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部分社团却与学生的学业发展与人格造就无关。有些学生在加入社团后,甚至丧志,这与参加社团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还有的学生在选择社团时,没有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仅凭兴趣爱好,结果出F加入十几个社团的情况,没有考虑过社团活动与自己的学习是否冲突,更没有考虑过这些社团是否真正有利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人格造就。因而部分学生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要么因为过多的社团活动影响了学业;要么因为没有真正参与社团活动,使自己的能力未能得到提升。

二、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

1.社团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校园中成立社团的手续相对简单。一些学生一时兴起建立了社团,但社团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另外,对于学校而言,学校社团也缺乏管理与指导。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高校社团数量众多,但真正创办出有影响力的品牌社团却是凤毛麟角,存在着社团重复建设的情况。如在某高校中,全校共有36个学生社团,但是仅英语类社团就有3个,文学社团9个,基本上每个院系都有1个文学类社团,英语和文学两类社团占全校社团的1/3。这导致社团建设缺乏特色,管理混乱,极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

2.经费不足。社团的经费来源有以下几种:一部分社团通过挂靠院系的支持获得活动经费;一部分社团是通过挂靠学工部、校团委获得经费;一部分是没有经费支持的,只能通过商业赞助;还有一部分由成员缴纳社费,作为社团的活动经费。由于经费问题,部分社团经费不足,造成了社团活动无意义、无特色、层次低、商业性强等现象。再加上学校管理、指导不到位,部分社团甚至成了“僵尸社团”,仅在纳新时举办活动,社团名存实亡。

3.未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大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切实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使社团着手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人格造就服务。但笔者调查发现,许多社团活动无法长期坚持下去,许多活动无特色、无意义,甚至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未能有效发挥社团的育人作用。

三、指导教师未能较好发挥作用

指导教师一般都担负着行政或教学工作,日常工作繁忙,无法参与社团的日常管理与活动策划,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社团的指导教师在社团换届后未能及时与社团负责人联系沟通,导致指导关系中断;还有的指导教师并不具备指导社团的专业能力。

四、社团学生干部管理经验与能力不足

社团学生干部基本上未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因此,在社团管理中,社团干部的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和年级,所以管理难度加大,导致许多社团在日常管理及活动举办中出现了混乱局面,影响到了社团的口碑及凝聚力。另外,高校相关部门未能从宏观上把握和规划学校的社团建设问题,没有发展思路以及制度和设施的保障,使社团的建立与发展无法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联,导致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雷建民.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特征与功能[J].泰安师专学报,2011,23(1).

[2]史洪存,孙政.高校大学生社团资源整合发展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5).

[3]周艳华.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

[4]林秀娟.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探析[J].大学教育,2014(1).

上一篇:传感器在双工位自动焊接机的应用 下一篇:致热爱胶片摄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