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利玛窦墓

时间:2022-10-18 04:32:39

在北京生活或工作的人都知道,二环路周边是属于非常繁华热闹的区域,人多车也多。在西二环官园桥西侧约6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公交站,站名叫“三塔寺”,车站的路南有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这里之前的大门口挂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的牌子,现在在大门的另一侧还竖立着“北京行政学院”的牌子,是北京市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培养党务和行政干部的学府。由于不对外开放,所以园内显得很安静,但让你想象不到的是,这里却是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故事和精美西方建筑的“静”地。

我有幸多次来到市委党校,才知道这里不单有着不少现代建筑物,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洋味儿十足的建筑和肃穆、精致的墓群。

走进学院大门,迎面看到的是一座红色的高层建筑,这就是市委党校的主楼。在主楼的两边和南侧坐落着20来栋建筑物,学院中央是一片的花园式绿化带,高耸的杨树遮天蔽日、枝繁叶茂,绿地上青草茵茵、花繁锦簇。深秋时节,校园里的银杏树金黄灿烂,异常美丽;到了初冬,那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已是硕果累累,黄橙橙的柿子个个如拳头般大小,挂满了树枝。

利玛窦墓群的故事

在离党校主楼南侧几十米远茂密的绿树丛中,有一处墓葬群,从陵墓外的铜质铭上可以得知,这里安葬着一些外国人。从外面看,墓葬群有灰色的围墙围着,大门上还有“铁将军”把着门,你只能隔着铁栅栏门看到里面静卧在树荫中的座座墓碑。墓群分为紧挨着的东西两部分,西边那座面积比较小,里面只有3个大墓,汉白玉的墓碑个头高大、碑文碑额雕刻精美,分别是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和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的墓穴。紧邻着东边的墓葬群面积比较大,是其他传教士的墓穴。据资料记载这里共保存有传教士墓碑63通。

三位著名传教士的简要情况是这样的: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是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并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数学等知识,对普及科学知识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这些卓著的功绩,利玛窦获得了历史上第一个经皇帝允许在中国领土安葬的外国人。

汤若望,耶稣会传教士,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闯王、清等三个朝代。他继承了利玛窦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中国延用的农历就是由其编写并被古人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并一直使用到现在的。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一级正品)。汤安葬于利马窦墓旁。他的主要成就是将伽利略的《远镜说》译成中文。

南怀仁,耶稣会传教士,比利时人。康熙八年(1669),为钦天监监副,主持编制《时宪书》。奏请制造六件大型观象台天文仪器(现存观象台)。精通历法,撰写了《康熙永年历法》32卷,可预推数千年后年历。并奉旨铸造了火炮320门,深得康熙帝器重。

1954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开始筹建,看中了这处距离市区不远而又安静的地方。据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的老同志回忆,当时,有关人员为此请示了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处,而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处则直接请示了国务院,最终,总理亲自做出决定,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3位尊重中国人民传统习惯并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较大贡献的耶稣会士的墓地仍在原址保留,而其他传教士的遗骨及墓碑则迁至海淀区西北旺乡新辟的16亩墓地内。

直至1966年以前,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3人的墓地,还是北京市文物局管理的受保护文物。“”期间,为避免利玛窦等外国传教士的墓碑遭到破坏,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的工作人员将利玛窦等人的墓碑深埋地下,墓碑就这样被保护起来了。

墓地经历过两次扩建。首次扩建是在1984年。由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委党校合作,在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的墓园东侧修建一新院,并将1901年由清政府嵌入马尾沟教堂外墙,后散落在校园里的另外60通石碑重新竖立并保护起来。同年5月24日“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次扩建是在1993年,由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出资,将位于党校南墙的原栅栏墓地南门向北移动158.4米,放置在利玛窦墓碑的南面。至此,原“栅栏墓地”遗存的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因墓地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及历史文物的珍贵性,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正式将“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除墓地以外,原“山字楼”和“口字楼”也受到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的高度关注,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而形成一处独具特色的文物群,成为北京市文化遗产的有机内容之一。

墓园现存的63通墓碑,既是百年以上的珍贵文物,也是中西合璧的艺术作品。碑首大多刻有蟠龙,遒劲有力;碑额处刻有十字架、HIS(耶稣名字的缩写)、三颗钉(喻指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三颗钉子)等西方宗教的标志性图案;碑身上刻有用汉文和拉丁文合璧书写的墓志铭,包括姓名、名号、年龄、国籍、官职、来华年代、死亡日期等,个别碑身上还刻有汉、满、拉丁三种文字,有的还刻有上谕和圣旨等;碑座上则刻有灵兽、山涯、海洋、祥云、瑞草、仙花等图案,造型精美,生动传神。此外,还有“耻辱碑”、石羊、石雕宝瓶、石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明末清初的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青石无言,但一尊尊青石刻就的石碑却凝聚了历史的沧桑,成为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同时,它们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与外国友人平等交往、友好相处的展示,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自由的开明政策。在墓地南侧和西南侧呈现灰色调的“口字楼”、“山字楼”,则证明了当时基督教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展示了西洋教派建筑的科学性、实用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看到的利玛窦等外国传教士墓群,它们被保护得很好。

在墓群前面是清代白色大理石质地的马尾沟教堂石门,北京市西城区文物局于1993年10月北迁158.4米进行了异地保护,这在石门的柱上有记载。

石门顶部有两个雕刻精美的狮子,可惜不知何故左边的狮子没有了。石门正前方有一个很大的大理石石墩,从石门往里走约20米的绿色甬道,就到了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的小墓地,其大门外左右各矗立着一对1米多高的汉白玉石雕宝瓶,工艺非常精美。在我几次前往时,看到过拜谒者献的鲜花,也看到了花篮,其中一次的花篮,由第三届伽利略徐光启会议和罗马大学鲁菲尼教授拜献的。小墓群中间是利玛窦墓,左右两边分别安葬着汤若望和南怀仁。

紧挨着利玛窦墓群东侧就是其他60位传教士的大墓群。墓园门口有一块“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石刻。在门口西侧安放着一只跪状的石羊,它不知疲倦静静地守望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他们默默地守灵。

透过栅栏,你可以看到墓地前部中央是一块圆形冬青树绿地,周围安置着60座墓碑。墓地周围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显得既肃穆又清净。这些在中国去世的外国传教士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安息,应该看到这是中国政府对国际友人和宗教的尊重、重视,也体现出墓群安置地管理方的精心照料。你可以看到,如今的利玛窦墓群其环境非常秀美,被茵茵的绿草和苍松翠柏所拥。

由于利玛窦墓群的历史地位,市委党校也成了一处国际友人和热爱宗教的朋友们参观、凭吊的地方。一天,我在学院里的利玛窦墓群前,遇到一位拿着相机拍小石门和墓群的中年外国女士,她的中文讲得非常流利。我问她:“你是意大利人吗?怎么会来这里?”她答复说:“我不是意大利人,但是利玛窦很有名,所以我来看看。”她的答复令我有点意外。我接着把我新近了解到的有关利玛窦的故事讲给她听。我说:利玛窦来中国传教,还带来了西方的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对中国是有贡献的,所以他是第一位得到皇帝同意在中国入葬的外国人。我还告诉她,不远处有两栋原教会修女居住的“口字楼”和“山字楼”,保护得很好,可以去看看。她顺我手指的方向看了看,连连点头称谢。

由此看来,利玛窦在外国人心里的位置很高,我每次去那里,总能看到利玛窦的碑前有几束鲜花。

口字楼的故事

北京市委党校内不单有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而且还有保存至今且一直使用着的精美建筑――“口字楼”和“山字楼”。

可以说,这是一处你不容易找到的地方,更令你想象不到里面还有这么多历史古迹的存在,真是值得去看看。在学院里有两处与周边不一样的灰色老楼,在我打量着这些老房子的时候,先后遇到了两位生活在院子里的老人,我主动上前和他们打着招呼,询问起这些建筑的情况。据他们介绍,这些老建筑过去是教会的房子,一处叫“口字楼”,靠西边的叫“山字楼”,过去是修女们居住的地方,不过“口字楼”现在由党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在用,也有一些房屋成为现代化的计算机电子课堂,“山字楼”里面则居住着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家属。

前面提到,在石门柱子侧面看到有几行字,介绍说是1993年从南面158米的马尾沟教堂迁移过来的,所以得知,这里教堂的名字应该叫马尾沟教堂。

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马尾沟教堂又名石门教堂、法国教堂、圣母修道院、致命圣教堂等。马尾沟教堂的所在地曾经是欧洲传教士在北京的公共墓地,后在此兴建教堂,此后还曾经在这里设立了专门培养高级神职人员的神学院――文声学院,现在中国大陆著名的葡萄酒品牌龙徽也是诞生在马尾沟教堂的地下酒窖。马尾沟教堂盛行时曾不断扩建,除教堂主体建筑外,还兴建了口字楼、东西平房和山字楼等附属建筑。口字楼和山字楼的名字取自其建筑平面,最初将府佑街的法国圣母会和修道院迁来安置在这两栋楼中,后来山字楼被刘克明神甫买下兴办文声学院,口字楼继续作为圣母修道院。马尾沟教堂的文声学院曾经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神学院之一,培养了大量本土神职人员,已故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教傅铁山便是毕业于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整个马尾沟教堂和栅栏墓地均被日军占领,教士被遣散,文声学院的学生流落社会,马尾沟教堂开始衰落。

1949年后,马尾沟教堂的外国教士离开中国,整个教堂由中国教会人士管理。1954年,教会将山字楼和口字楼出售给中共北京市委,两座楼被用作北京市委党校的食堂和职工宿舍,1958年教会将马尾沟教堂和整个栅栏墓地无偿赠予北京市委,1973年教堂建筑被拆除建食堂,从此马尾沟教堂作为一处宗教建筑,彻底从北京的地图上消失了。

期间,马尾沟教堂和栅栏墓地遭到破坏,利玛窦等人的墓碑被埋入地下,教堂墙壁上镶嵌的教士墓碑散落各处,院内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

1978年,应意大利政府的要求,北京市重新修缮了利玛窦等人的墓地,将他们的墓碑挖掘出土,重新竖立,其中文物工作者还特别将利玛窦碑阳文字磨平照原样重新镌刻,并依样砌上青砖边框和白色玫瑰花边;1984年,北京市委党校又重新收集了散落院内各处的传教士墓碑,集中竖立于利马窦等人小墓园的东侧,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栅栏墓地;1994年,又重新修建了墓园南门,人称小石门;2003年,文物部门对口字楼进行了加固和修缮。但马尾沟教堂的主体建筑没有获得复建。

昔日的马尾沟教堂的位置现在是党校的食堂,目前保存在北京市委党校院内的有:马尾沟教堂口字楼、山字楼、利马窦等著名传教士的小墓园、保存六十余名传教士墓碑的大墓园、建于清代的墓园大门等。口字楼的建筑曾经得到过政府拨款修缮,看起来依然显得很新,现在是市委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所办公在地。

山字楼的故事

据资料介绍:马尾沟教堂所在地在明朝中后期曾经是一位杨姓太监的别墅,民间俗称栅栏别墅。万历年间,杨姓太监因事入狱,他为了保存这所别墅不被官府没收,遂将别墅改建为专门供奉地藏王菩萨的仁恩寺,还花费了很多金条打点,但这仍然没能阻止官府没收这块土地。没收后的栅栏别墅被称作栅栏官地。

有一天在园内我又遇一位老者,在聊天中“山字楼”被他称作“丁字楼”,后来经过我实地观察,发现形状不像,再经过网上查询得知,西面的那栋楼叫山字楼,形状非常像。我还特地向老者打听学院大门口的汽车站名,院校外公交车牌上标的站名是“三塔寺”,那就说明这里曾经有三座塔,但我来往许多次也没有发现半个塔影。老者说,他在这里居住40年了也没见过。我上网一搜,答复是早已拆除。这个答案太令我失望了。我想:“三塔寺”要是能像马尾沟教堂前的小石门那样,被异地迁移保存下来那该多好呀!

下面,我们去看看那栋曾经住过修女的山字楼吧。

山字楼的主楼坐北向南,“山字的三竖”则分别在主楼南侧的中间和两边均匀布置,形成“山”字造型,也自然地分成了两个分别独立的“院子”。我感觉这种设计,既能合理地利用空间,又便于管理。

山字楼曾经是文声学院所在地,它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神学院之一,曾培养了大量本土神职人员。山字楼内现居住着党校的教职员工和家属,虽说这些楼的年龄不小,但经过装修后,让人有旧貌换新颜的感觉。由于楼层高,楼墙厚,比较宽大,所以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在看了几次楼的外观后,看看里面建筑构造的想法更加强烈了。为了满足自己这个愿望,在一天没有上课前的早晨,自己径直闯了进去,一直走到了三楼顶。楼梯间和楼梯踏步都非常宽,踏步间的高度要低于我们现在的楼梯,走在上面会感觉很放心,很舒服,很安全。

希望这处承载着厚重历史故事和精美西方建筑的“静”地,能带给你一种新的视觉。

上一篇:6号线北海北站 下一篇:洪仁满负一份责任送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