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四诊”法

时间:2022-10-18 04:25:5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四诊”法

中医诊断疾病有“四诊”:望、闻、问、切。这“四诊”作为中华医学的瑰宝,至今还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也应做到“望、闻、问、切”。特别是有的时候,我们要把学生当作病人来看待,我们用心来纠正他们的错误,用心来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一、望――观察

“望”即为观察。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解放小孩子的眼睛。不要戴上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到事实。解放小孩子的嘴巴。有问题准许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话敢直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小孩子的时间。给儿童个体学习,活动的自由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认识新事物,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第4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沉香救母》时,在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顺序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从沉香紧锁的眉头,愤怒的双眼和握紧的拳头,想象沉香不怕“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苦学武功,立志救母的艰辛。从母子俩拥抱在一起,喜逐颜开的画面,想象母子团聚时百感交集的感人语言,然后依图品读,读出急切和欣喜。这样,一个不怕困难,刻苦习武,一心救母的孝子形象便矗立在孩子们心中。

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里活动。学生的表情、动作等反映他内心的思想感情,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教育学生。学生上课时对知识的吸收、掌握情况,甚至做小动作的情况等,将露于外表,教师通过“望”,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反馈于学生,帮助学生学习或纠正错误。同时,学生通过教师的“望”,了解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帮助和爱护,会及时改正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的信心。

二、“闻”――倾听

“闻”就是听取学生对学习、生活等各种问题的意见、看法等。

学生和我们老师不一样,要理解还要时刻警惕,不能用我们的思维和认识代替孩子的思维和认识,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还给孩子权利,就成了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条件。如果我忽视了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许朗诵训练就达不到这个效果。我们在培养孩子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朗诵能力的同时,更要学会倾听课堂里学生的心声,她将引领老师走向成功。

如语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的很好材料。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 “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万物生机勃勃。有位教师在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进行训练朗读时是这样的:指名读――男女分读――老师范读――齐读这条线索进行的。因为是借班上课对于学生的朗诵不甚了解,教师接连叫了几个同学读,读得不是很理想。于是我想亲自示范读以示榜样,忽然人群中有一只小手,似举非举。教师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他面前,面带笑容地询问他:“你是想站起来朗读,还是有其他事?”他沉思了一会,“嗖”地一下子站起来说:“老师,您敢不敢和我们比赛朗诵?”那眼神充满着挑战性,似乎要把我给压下去。教师心中一振,大声地回答:“行,谁怕谁,我先来。”“不行,我们先来,我请班上的朗诵冠军和您比赛。”小家伙的语气里充满着自信。于是一个被他们推举出来的小女孩富有感情地朗读起课文。读声一停,掌声四起。的确,那小女孩甜甜的声音,听了让人心醉。该轮到教师了,当教师读完后,同学们也给予教师掌声。教师让他们当裁判,进行点评。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参与的热情异常高涨,那热烈的气氛绝不亚于辩论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体验到挑战的刺激性。

三、“问”――提问

问也是师生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形式。通过问,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等。很多时候,“问”又是同“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语言形式的“问”和“闻”,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教育。但要注意,问要符合学生对象的年龄、性别等生理特点,要问得有法,问得有度,问得有艺术。教师学生“问”,能帮助我们处理好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例如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时,笔者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斩钉截铁”来提出问题:什么是“斩钉截铁”?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态度的句子。用什么语气读才能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的精神?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提问,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了解。

四、“切”――思考

“切”,不是给学生把脉,而是教师在“望”、“闻”、“问”之后的思考和分析,给学生开“药方”。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尝试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如教学《海上日出》一课理解“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船动、人动、海水动会有这样的感觉并让学生以手势演示一纵一纵地还请看过海上日出的学生谈看到的景象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这个句子。

在教学工作中,“望”、“闻”、“问”、“切”非常重要,如果运用好了,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篇: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授课策略探... 下一篇:重庆民歌结构形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