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8 03:54:49

关于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

(复旦大学,上海200129)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274-01

摘要: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源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全球化的到来,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创新

人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最终力量,也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说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源动力。随着如今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如何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而积极有效的开发和管理,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健康、高效地运行,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分析

毫不夸张地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和传播。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或智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相配套,分类管理与综合管理相协调,使得管理对象与管理制度形成良性互动,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下面,笔者简要论述一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首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专业性特征。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专业领域特征,这就要求从不同企业经营管理特征和产业特征出发,不断构建高素质的企业专业人才队伍,不断采取措施完成特定的生产、经营和科研任务。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员工都是专业于某个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重视不同专业类型人才的专业特征,还应该遵循专业技术发展规律,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促进专业人才成长,不断提高企业的素质和水平。

其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特征。当前企业管理对系统性要求很高,要求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以系统科学为出发点,然后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企业人才进行系统管理,通过系统管理来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性,企业人才之间协同作战,提高企业的生产科研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关键是一定要重视不同专业人才的相互配合,健全专业技术结构,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促进专业团队之间的高效率协作,把人力资源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再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动态性。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积极促进不同专业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活力,利用引导、激励等机制加强管理的动态性,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队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素质,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方法分析

1.借鉴历史经验和国内外人力资源创新改革经验,广纳优秀人才。

企业的用人关乎企业成败,对于企业人才的纳新与招聘,企业一定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总结成败,能广为吸纳和有效任用优秀人才。从历史上看,凡是成功的企业,都能很好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成就了大事。相反,如果,不重视优秀人才的吸纳,都是以失败告终,落得悲惨下场。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上,以史为鉴,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改革的经验,广纳优秀的企业人才。

借鉴美日,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中国企业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在人才开发机制与管理模义。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为企业竞相学习的楷模。其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任意就业的政策使人才在国内市场上高度流动,企业与人才具有充分的双向自由选择;详细的职务分工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也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打下了基础,对员工的录用、评定、提拔、晋升,以及工资制定、奖金发放等都有了科学依据。日本企业管理式异军突起,其终身雇佣制政策对于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制造业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公司制定长远规划和营销战略,还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本企业特别注重对员工进行培训,注重精神鼓励,制定工资政策注重公平、合理,更多地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舒心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使员工有充分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归宿感,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劳资关系。

我国企业,尽管近年来对于人力资源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承担的依然是按计划招用和配置社会劳动力的行政管理职能,缺乏从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以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战略性思考。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仍带有行政色彩,具有强权和人治的特点。在员工激励方面,平均化的倾向成为分配的主流;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更是以对上级负责为主,往往情高于法。所以,我国企业要想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就应该以史为鉴,同时积极吸收外国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最主要资源”理念之上的。现代企业应该树立“人才战略”理念,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高度重视从员工招聘、筛选、录用到员工离职等各个环节相互间的衔接与配套,大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中获得应有的管理地位和权威,参与甚至主导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发人的潜在能力、激发人的活力,制订有效的政策,从实际出发,切实考虑是否有利于员工士气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校企合作,学校应积极建立实习基地,渗透企业文化,持久吸引人才。企业要合理配置人才,树立“和谐用人”的理念。并采取有效的竞争激励手段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益。

3.充分运用激励措施,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是与经济挂钩的激励办法。包括薪酬激励、奖惩激励、福利激励以及产权激励等等。薪资报酬是激励员工的基础,把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奖惩激励是对员工的成绩给予表扬,对员工的失误和错误给予适当的惩罚。用与经济挂钩的激励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愿意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其次是要重视精神激励,包括理念激励目标激励、形象激励、情感激励等。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尊重员工,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工作热情。还有就是企业要采用自我激励的办法激发员工潜能。建立企业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员工自我激励制度。要给员工自身进步和发展的机会,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和发展提高的欲望,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三、结语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国企业向外扩展的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自身内功的修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增强智力资本的优势,已成为企业深化改革、增强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笔者也真切希望我国企业能够在创新上做到“想到前面,落到实处”,为我国整体经济的进一步腾飞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莉,石金涛.企业内训效果评估方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版。

[2]朱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陈泽亚.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管理模式比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年第8期。

上一篇:关于深化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