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让人敬畏 佛法让人站起

时间:2022-10-18 03:52:05

宗教让人敬畏 佛法让人站起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佛教的兴盛蔚成大观,寺庙修建一新,多座巨大佛像拔地而起,宗教兴盛与民间社会的信仰需求可见一斑。而以唯物和无神为基本价值观的大多数中国人又如何能在现时世界中对神秘的宗教虔诚信仰?宗教是否能成为当代人的有益的精神补充?本刊记者访问了多位僧人寻找答案。记者发现佛教人士多数深居寺庙,和民间社会保持相当的距离,或是努力维持寺院自身供养,或是在原有佛教系统内作深入的探究。而北京朝阳寺住持明奘法师提出了“淡化信仰,直指人心”的口号,并且在京郊怀柔甘涧峪村兴建禅修中心讲经弘法。他关怀心灵烦恼的净化,关注生命的当下解脱,得到不少人的喜欢和支持,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本刊记者对明奘法师进行了专访,并亲身体验了禅修的课程。

记者:作为宗教场所,朝阳寺和其他地方似乎不太一样,为什么看不到烧香拜佛的人?

明奘:我在全国有15处寺庙,活动重心与精髓都在禅修和文化,而不是烧香拜佛、佛事法会。其实,佛教本身是被歪曲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和宗教是完全挨不着边的。

记者:两者的分别在哪?为什么一定要有这样的区分?

明奘:宗教是让人趴下去,好处是让人有敬畏之心,佛法是让人站起来,强调佛性人心,但是站起来也不能捅破天,捅破天就是无法无天。趴下去最大程度发挥了人的奴性,你是奴隶,无所拥有,不论你如何作恶多端,但是只要你信,上帝也可以让你上天。而佛法会把每个人身上最善最美的地方张扬到极致,佛法讲动机和行为,讲实践。在我看来,在全世界的科学实验中,佛法是唯一能被每个人证真的科学实验,当然不是指向外探索宇宙,而是指探索能够认识宇宙的这颗心灵的秘密,这是佛法唯一的价值所在。

记者:您这种说法和做法在佛教界似乎并不主流,目前在民间,对佛教的认识也是处在“菩萨保佑”的阶段。

明奘:的确,与我持相同意见的人并不多。其实,强调人心,淡化信仰,并不是我的发现,只是还佛法以本来的面目,是佛法的回归。现在正统佛教界“祭祀万能”的生活方式都是佛陀所反对的。他们认为有一个实在的神灵,个人是很无能的,和尚、尼姑是在神灵和凡俗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尤其是某些藏传的喇嘛们做得过分,凡俗找不到神灵却能找到媒介,媒介就用“乌烟瘴气”来取悦神灵。

记者:听说您在柏林禅寺的时候就是一个改革派,让佛学院的学僧早晨不念经,而是打羽毛球。这种改革的想法来自于哪里?为什么一定要改革?

明奘:为什么一定要改革呢?因为很多生活方式不是针对人设置的,是针对傀儡设置的。比如,不看僧面看佛面,人们进殿以后不看活着的僧人在干什么,只看傀儡是否贴得精神庄严,磕头乞求、交易,我给你磕头,你保佑我平安,我给你供养 ,你让我赚钱,我虔诚的信仰你,你让我心安,这就是交易。如果保佑善与正义,那就是经典的洪七公式的人物,不能超越善恶。如果都保佑,那就是善恶不分,那拜它又有什么意思?这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我反对这一切。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是没有肤色之分的,每个人面临生命的压力和痛苦时不安和恐惧,每个人面对喜兴时激情洋溢都是一样的,佛法是铲除所有波动的净化剂。没有信仰之分,没有宗教,无论是谁,你体验到了,你就是佛,所以说人人是佛。这就是佛法鲜活的生命。按照我的理解,密宗藏传佛教是百分之百的婆罗门教,大乘佛教百分之八十是婆罗门教,百分之二十是中国传统儒家的礼仪化的生活方式,直指人心的东西不见了。

记者:据说朝阳寺的和尚也不念经,他们在做什么?

明奘:的确。你想过吗,释迦牟尼在树下念的是什么经、什么咒成佛的呢?佛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他什么也不创造,也不会改变什么,只是发现生命的实相,比如一切存在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无常。佛法的实践是人人都可以证真的,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如此,而这种实相就是终极真理。它与盲人摸象的局部真理不同,终极真理不可能是腿像柱子,尾巴像蛇,那是不完整的局部认识,科学也是局部和阶段性的。而佛法中所阐发的生命实相是全相,因此,它不可发展,具有终极意义。比如,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这条真理不可发展。和尚都是活着的修行人,他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的实相,远离忧惧和困苦。

记者:比如佛法中所说的无常,作为一个终极真理它是提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人们该如何面对呢?

明奘:哲学提出问题或认为是答案,科学设置假想推理,而佛法提供答案。比如无常这个实相,你首先要了解无常在你的内心是如何产生的:杯子碎了,我很难过,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个杯子,难过就是苦。如果你有无常的观念,那么碎了的痛苦就会减轻,佛法就是用来灭苦。佛法的实相不是哲学思辨,不是科学的假设,是用来灭苦。生命存在的残缺和不圆满是苦,佛法不是用来消灭残缺,而是完善超越。这些苦还在,但是不好的一面已经不重要了。所以说,佛法是最积极进取的。而大众想象的佛教不问红尘、不问世事、六根清净,完全是歪曲。

记者:佛教界是不是也在做“唤醒睡佛”的事情?

明奘:每个人口渴了,都有权利去喝水。你必须先把瓶子造好,然后才让你喝水,这个时候人已经渴死了,这不是佛法,这是宗教。传统佛教也在努力唤醒,努力的结果就是包装了这个瓶子,你要吃素,你要念经,你要严谨的3点起床,关注礼仪化的生活方式,教育化的信仰方式,没有向内心下功夫。如果每个心念的起伏波动都由自己作主,散发的力量是智慧的、洞见到实相的,所散发的力量都是慈悲的、包容的,那就是佛法的全部,但是也要受到约束。但如果把必要的形式当成唯一的目的,那就大错特错,佛法就会沦为世间万千宗教之一。

记者:如何向内心下功夫?是思考还是做?

明奘:光思考还不够,明白很容易,更多的是要做。因为你的生活思维语言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所以必须去修行,这是修行的价值。你要做你心的主人,但会发现你习惯于做习性的奴隶。每一个人都是金矿石,但如果不去淬炼如何能成纯金?

记者:有什么具体的方式来体验吗?

明奘:方式有很多,我所推广的禅修方式是最快最直接体验之一。比如像我现在这样,一直在打坐,只要你这样坐着,不可能杀生,不可能去淫欲,一切邪恶都会远离。 这个形式看起来简单,不必烧香磕头,不必去供养,但你会发现其实无比艰难,因为你是你习惯的奴隶:虽然你的腿不能走,但是你的脑子里可能在开运动会。心中有佛就是佛,是空谈。那么多人心中有佛,但是在行动上没有任何的约束。所以,宗教讲究的是信,而佛法讲求方法,必须去做,在做中感受生命的实相,这是关乎全人类的一场身心实践。

另外,倡导在家修行的弟子做好三件事情:月收入的百分之一无条件服务社会;每周三个小时身体力行做义工; 每天打坐15分钟。第一条外财回馈社会,这种方式高度地概括了生命的实相。第二条最难做,因为你帮助别人是有条件的,所以帮人必有怨,现在的慈善组织就是如此。佛法的智慧告诉你世间只有动物、植物和矿物,在你眼里只是值得救助的生命,这样会把你的心量扩得无限的广大 。

记者:从历史上看,宗教都是为政府服务的。您现在所倡导的发现生命的实相,做自己心的主人,就是把人们从宗教的神圣枷锁中解放出来。对社会来讲,会不会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

明奘:宗教麻醉人,政府都喜欢。阿育王就曾经推动造神运动,如果不与政府合作基本的生存空间都成问题,这毫无疑问。如果每个人都获得对生命的实相,能够做自己心的主人,这对统治者来说的确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其实,就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共处来说,与佛法的本意相符,我们推广的主张可以概括为:身与心和,人与自然和,佛法与社会和。我要做的就是以文化的方式给所有的人提供一个良心保证:对自己负责任,远离忧虑恐惧。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世界的好与坏,是这个世界所有生命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生命都对此负百分之百的全责。佛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关乎生命的艺术,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

记者:《参考消息》曾经转发过《基督教箴言报》对您的一篇访问,标题是《中国和尚在经济大潮中获益》,大体意思是说您在全国有上千弟子,可以衣食无忧随时接受来自各方供养,不知这是否是事实?

明奘:呵呵,寺里的弟子不过十来个,如果把听过我课程的人都叫做弟子,那就不知多少了。在与我交往的人当中确实有不少经济实力雄厚的人,但是肯出钱做事情的并不多。我的本分是做和尚擅长做的事情,身无分文无所畏惧。对我来说,和尚是我的驾照,佛法是零号汽油,谁想怎么包装那不是我想的事情,但是要记得随时回来加油。

上一篇: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 下一篇:溃败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