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表情对时序知觉影响的综述

时间:2022-10-18 03:19:37

摘要:面部表情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表达情绪反应,面部表情的识别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交具有重大意义。不同类型的面部表情会对时序知觉产生影响,本文从实验材料、实验范式和理论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面部表情;时序知觉

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是情绪/情感的重要外在表现之一,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表达情绪反应。面部表情不仅能为发送者传递信息,也能反映出接受者的内心状态和性格[7]。面部表情的识别受到被试的年龄、性格、焦虑状态、情绪状态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且面部的不同部位、人物的性别和表情的类型也会影响到对面部表情的识别[1],[8]。

一、实验材料

面部表情的实验材料可以分为两类:示意面部(schematic faces)和面部的真实照片(realistic photographs of faces)。示意面部材料是以线条的方式呈现给被试的,没有具体的眼睛、眉毛、嘴巴,在识别的过程中,被试只需要看一种线条(代表嘴巴或者眼睛的线条)就可以识别情绪,这属于低水平的感知特征加工[2],[4]。

研究表明,眼睛、嘴巴和眉毛在不同的情绪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嘴巴在识别高兴情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眉毛和眼睛在识别悲伤情绪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所有情绪识别中,高兴是最容易被识别,恐惧不太容易被精确识别[1]。

二、实验范式

实验范式常常采用让被试对情绪图片的时序做出判断的方法,即以很短的时间间隔呈现两个情绪刺激,然后让被试做出时序判断。时序知觉反映的是个体对短暂时间内出现的客观事件顺序的知觉[9]。如,2013年在Antonio的实验中,选用中性、高兴和生气三种情绪类型的图片,以一定的时间间隔(SOA:10、30、100ms)配对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哪张图片先出现[4]。这种实验范式要求被试判断哪个刺激先出现,带有一种迫选的性质,因此可能会造成被试的反应偏向,影响实验结果[9]。

三、理论模型

面部表情对时序知觉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情绪图片比中性图片更能吸引人的注意,产生优先登陆(prior entry)效应。该效应是1908年钦纳提出的,他认为注意到的刺激与那些没有注意到的刺激相比能更快的进入到意识[3]。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正性的情绪和消极负性的情绪。这两种类型不同的情绪,哪种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威胁察觉(threat-detection)适应性优势理论,另一类是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威胁察觉(threat-detection)适应性优势理论认为,愤怒、恐惧表情被“战或逃”的原始本能打上具有威胁性的信号,因而与其他的表情相比能更优先的获取注意资源。研究表明,7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对恐惧、生气表情的优先关注[6]。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是Carstensen提出的,他认为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到未来时间变得越来越有限,不同社会目标的优先性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中一类是情绪控制目标,要控制纷繁的情绪状态,关注生命的意义和情感的亲密性:表现为回避消极情绪状态,趋向积极情绪状态[5]。

有学者用眼动实验,对成年人和儿童的情绪偏好做了对比,发现儿童更多的先注意到恐惧或生气的表情,而成年人则更多的先注意到高兴的表情[6]。目前的研究被试大多是成年人,实验结果更多支持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四、研究展望

尽管以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未来研究仍然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面部表情图片上人物的性别、特别是图片上人物表情的性质,被试的年龄、性格、焦虑状态、情绪状态、性别这些都会对时间知觉造成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对这些变量加以控制。

其次,人类对面部表情的加工是采用整体加工还是局部加工,面部表情加工所依赖的神经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可以采用脑电波或者眼动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最后,目前还不清楚面部表情对时序知觉的影响是基于外部线索,比如,被试注视的位置、屏幕的闪动,面部表情的特征等,还是基于面部表情对被试情绪的诱发导致的优先登陆效应,未来的研究需要排除外部线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Olivia Beaudry,Annie Roy-Charland,Melanie Perron,Isabelle Cormier,and Roxane Tapp,‘Featural Processing in Recognition of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Cognition and Emotion,28(2013),416-32.

[2]Agnieszka M.Fecica,and Jennifer A.Stolz,‘Facial Affect and Temporal Order Judgments’,Experimental Psychology(formerly“Zeitschrift für Experimentelle Psychologie”),55(2008),3-8.

[3]Charles Spence,and Cesare Parise,′Prior-Entry:A Review′,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19(2010),364-79.

[4]Ant onio Schet tino,Tom Loeys,and Gilles Pourtois,′No Prior Entry for Threat-Related Faces:Evidence from Temporal Order Judgments′,PLOS ONE,8(April 2013).

[5]敖玲敏,吕厚超,and 黄希庭,‘社会情绪化选择理论概述’,心理科学进展,19(2011),217C23.

[6]谷 莉,and 白学军,‘成人与幼儿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眼动研究’,心理科学,37(2014),101 - 05.

[7]刘宏艳,and 葛列众,‘面部表情识别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2014).

[8]隋 雪,and 任延涛,‘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心理学报,39(2007),64~ 70.

[9]尹天子,and 黄希庭,‘时序知觉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探新,29(2009).

上一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 下一篇:浅析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