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

时间:2022-10-18 02:23:08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

思品课是让学生把握道德认知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品课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使思想品德课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目的。

在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的现在,我们思品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屏幕直观地表现出来,辅以声音、文字,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参与。如:《谦让》一课中的“谦让”这一抽象的道德概念,如果光进行理论性的谈话,三年级的学生还难以真正认识和理解。老师在教学时,可将课后练习题中的《小黑羊和小白羊过独木桥》的故事制成动画课件,学生边看边画,边唱儿歌,很快就进入故事情境中,都为两只小羊因互不相让而一起掉进河里感到遗憾。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改编故事:小黑羊和小白羊应该怎样做才能安全走过独木桥?学生情绪顿时高涨,纷纷发言。这时,教师再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动画课件:小黑羊和小白羊互相谦让,先后过了独木桥,并配上新编的儿歌:“两只羊,相谦让,你过桥后我再上,‘咩咩’‘咩咩’说再见。好像兄弟一个样。”学生耳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眼看色彩鲜艳的动画,口诵流畅顺当的儿歌,心想故事蕴含的道理,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兴趣昂然,思维活跃。这时,教师再点击画面出现的字幕:“事事想着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把方便留给别人,这就叫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这样,把抽象的道德概念通过多媒体,讲得具体形象、真切感人,学生不但明白了什么是“谦让”,而且懂得了怎样做才是“谦让”。

二、利用多媒体,拓展时空,形成思品教育合力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仅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不能达到教育目标的,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传递信息手段先进,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并延展到家庭和社会,就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引导学生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心知天下事,立志为人民;学校利用广播传递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信息,强化常规教育和训练;利用电教多媒体举办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使班会由老师一人谈为大家谈或表演节目的形式,这样兴趣浓,收获大。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拓展品德课堂,增加知识密度,使学生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可以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活跃学生思想,为培养学生的求知创新精神开辟新的途径。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搭建桥梁,促进品德内化

“ 知”是“行”的基础,“行”又是“知”的深化。“知”指导“行”,而“行”又反过来促进“知”的巩固、提高和发展。然而学生在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表现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言行不一,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是将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行为的一座桥梁。

四、利用多媒体,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创造能力。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经验不足,对很多事情不能明辨是非,尤其是在科学与迷信这类问题中把握不好,鉴于此,我在教《要相信科学》一课时,让学生根据图片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小民为什么哭了?2.小民晚上发高烧是白天被猫吓着的吗?3.小民生病的原因奶奶和平平有什么不同看法?4.世界上有没有鬼魂、神怪这些东西?5.通过小民的生病到医生给小民治好病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通过看投影、思考讨论,得出了正确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回顾一下社会上还有哪些反科学的人和事,同学们都争先恐后进行发言,有的提到求神看相是骗术,有的提到迷惑群众危害社会等。

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说教,灌输变成了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变成了无形的激励、自觉的行动。只要大家对信息技术有足够的认识,巧用媒体,激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能达到思品课的教学目的,提高思品课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西华园小学

上一篇:MES课程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背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