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社会的奢侈消费

时间:2022-10-18 02:09:22

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社会的奢侈消费

摘 要:文章以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为探讨北宋社会更各阶层的奢侈消费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史料,论述了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北宋社会的奢侈之风在饮食、服饰、婚丧、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表现。北宋的奢侈之风对社会以及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它有着腐蚀人们思想分消极因素,但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着它积极地因素。

关键词:《东京梦华录》 北宋 奢侈消费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19-01

《东京梦华录》》是南宋时期孟元老在南渡之后,回忆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之作,共十三卷三万余言,录内记载了东京城池、河道、宫阙、衙署、寺观、桥巷、瓦市、勾栏和朝廷典礼、岁时节令、风土习俗、物产时好、诸街夜市,描写的对象上至皇帝贵族,下到贩夫走卒,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东京城的面貌。该文即在此书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史料文献,来谈谈这一时期北宋市民的奢侈性消费。

在《梦华录序》中,孟元老说到“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奢侈则张人精神。”从这段话中,我们充分的看到,在当时的东京城中,奢侈之风是如此的盛行。下面我就来论述一下奢侈之风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表现。

第一,饮食方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视饮食。北宋的宫廷饮食,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帝王平时,每顿都要“常膳百品”。举行宴会,则更加奢靡。仁宗时期,有一次举行家庭宴会,他的嫔妃、儿子都争着献菜。有人献了一盘子新上市的螃蟹,28只。仁宗皇帝问,这些螃蟹花多少钱?下面人说,每只一贯钱。连仁宗皇帝也觉得不安了,太贵!当时一贯钱大约可以买1~2石粮食。北宋末年,蔡京叱咤风云,挥金如土。某次,他举行宴会,仅仅是蟹黄馒头这品食物,就花了1000多贯。饮食奢侈消费在北宋官僚中也相当普遍。例如宋真宗时的宰相吕蒙正,“喜食鸡舌汤,每朝必用”,以至鸡毛堆积如山。权相蔡京,饮食消费“享用侈靡,喜食鹑,每预蓄养之,烹杀过当……一羹数百命,下箸犹未足。”这种饮食消费的奢靡之风亦蔓延至下层社会,以至贫穷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

第二,服饰方面。穿衣戴帽,最原始的功用在于蔽体御寒。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要求服饰的华丽与高贵。

北宋宫廷中的服饰不仅是当时的最高水平,而且还代表了一种风尚和潮流。帝王后妃们的平常所穿着的服饰一般而言都极尽奢华。例如锦绮、绫罗、销金等不少在民间禁止的高档面料在宫廷中都随处可见。《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公主出降的队伍中,“有宫嫔数十,皆真珠钗插吊朵玲珑簇罗头面,红罗销金皂袍。”这种宫廷中队服饰的奢侈性的示范效应不仅使官僚家族争相仿效,普通的“士庶”也都活跃起来。一些没有权势的平民,包括有钱的或者钱囊不大的,也都狂热的追求时尚的服装、高档的装饰。仁宗景三年(1036),太常少卿扈称说:“近岁士庶之家,奢靡相尚……珠金翠照耀衢路,约一袭衣千万钱不能充给。”花十万钱买一件首饰,花千万钱买一件衣服,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较为普遍的讲究,是用黄金珠玉来作装饰。于是使用金箔线、贴金、销金等办法,企图把头饰、妆着打扮的富丽堂皇。政府虽对销金服饰屡加禁止,但仍难抵挡人们对其的狂热追求。

第三,建筑方面。《东京梦华录》载:“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这些集中于汴梁象征着皇帝尊严的建筑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宋真宗时期的玉清宫和宋徽宗时期的艮岳。宋政府曾对居住作出了严格的等级规定,“六品以上宅舍,许作鸟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但社会上越礼逾制的行为不断发生,宋仁宗时朝廷颁布禁令曰:“天下士庶之家,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毋得以四铺作八斗;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宦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黝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庶民地主与商人在财富聚集起来以后,也都纷纷架起了高楼,建起了豪宅。奢侈之风表露无疑。

第四,婚姻丧葬方面。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宋人非常重视在这方面的消费。宋代民间关于婚丧嫁娶方面奢侈无度的现象屡见记载。如庐州“嫁娶者,宗族竟为饮宴以相贺,四十日而止”,汴京“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奢侈丧葬遍布于广泛的社会阶层,同时也贯穿于丧葬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挑选墓地,筹办墓地、棺椁、明器等死者的实物,除此之晚,在丧葬过程中的僧道佛事和会请宾客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可以看出,北宋社会的奢靡之风弥漫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就是说,与前朝有所不同的是,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崩溃,从此,城市里所有的通衢小巷都成了市场,而且夜市不禁,就连东京城这条庄严肃穆的御街,也变的熙熙攘攘,喧闹嘈杂。那么,随着宋代城市形制的变化,他的社会以及市民的心理及观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奢侈性消费即体现在这个变化当中。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范围明显扩大的大众化特征和奢侈消费品的市场来源比重明显上升的市场化特征。

从《东京梦华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市民阶层产生后,北宋社会的市井生活活跃起来。相对于此前奢侈消费主体主要限于皇室和士族地主阶层的状况而言,宋代奢侈消费主体的阶级、阶层范围较前代有了相当程度上的扩展,奢侈消费已在庶民地主、富裕商人等阶层中得到广泛普及。不仅如此,普通百姓也不像以前只能过冷寂没有交换的生活了。《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于三五百两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乎酒,亦用银器供送。有连夜饮者,次日取之。诸妓馆只就店呼酒而已,银器供送,亦复如是。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奢侈消费风靡于北宋社会,这使北宋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和精神危机,统治者也为此深感忧虑,也曾采取过措施进行制止。但是禁令是无济于事的,只要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在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追求享受,追求奢侈的风气就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 (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注[M].邓之诚,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上一篇:吉林省四平市度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下一篇:中职就业率和离职率引起的“软技能”培养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