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排球比赛中“臀部抬起”的特殊要求及掌控

时间:2022-10-17 10:30:47

坐式排球比赛中“臀部抬起”的特殊要求及掌控

摘 要: 文章从坐式排球特殊规则入手,说明坐式排球比赛与健全人排球比赛的区别,并分析在坐式排球比赛中判罚的几种可能性,以增强坐式排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同时也为教练员掌握判罚标准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 坐式排球 臀部 特殊要求 掌控

1.引言

坐式排球运动是残疾人运动项目中一项重要的集体比赛项目。近年来,我国坐式排球水平不断提高已位于世界前列。尤其是我国女子坐式排球队,在2004年和2008年两届奥运会上,均获得冠军。我国男子坐式排球队在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中已进入残奥会前六强。

在坐式排球比赛中,经统计各队仅“臀部抬起”违例被判罚的次数每场平均约在5―8次,在激烈的竞赛中每2分的差距就有质的不同。因此,对失分因素的分析和排除是必不可少的。如我们能深入研究规则,有效掌控裁判标准,在训练中对运动员训练的动作规范性提出明确的要求,就可以有效减少比赛中不必要的失分,增强队员比赛的自信心,为赢得整场比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坐式排球规则及其延伸

在坐式排球竞赛规则(2005―2008)中,对击球时的犯规有如下规定:抬起(臀部抬起),队员在发球、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触或击时,身体的臀部至肩部之间的部分,离开球场的地面;接触场地,队员在发球、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拦网和击球的时候,身体臀部至肩部之间的某一部位必须接触地面,除此之外,击球时短暂的离开球场地面也是允许的。站立、抬起身体或用脚移动都是被禁止的。

以上规则规定我们可以解读为,在进行进攻性击球时(包括扣球、拦网和发球技术动作),臀部不允许抬起;在移动时臀部可以暂时离开地面,但不允许站立、抬起身体或用脚移动都是被禁止的;防守时击球瞬间臀部可暂时抬起,但不允许站立接球。因此,对坐式排球运动中“臀部抬起”的特殊要求进行深入解读并合理掌控,是有效减少比赛中不必要失分、赢得整场比赛的坚实基础。

2.1臀部的概念

臀部是腰与腿的结合部,其骨架是由两个髋骨和骶骨组成的骨盆,外面附着有肥厚宽大的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及相对体积较小的梨状肌。臀的形态向后倾,其上缘为髂嵴,下界为臀沟,通俗解释为大腿根部以上,腰部以下。

2.2比赛中臀部抬起被裁判判罚的几种情况

2.2.1扣球时裁判的判罚

击球瞬间臀部离开地面,臀部底下有光透过。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腿部支撑臀部腾空形成臀部离地被判罚;第二种是手臂支撑使臀部腾空形成臀部离地被判罚;第三种是正在移动中,是移动过程中的腾空阶段。当然,运动员扣球时“臀部抬起”目的主要是增高击球点高度。在移动过程中形成的抬起主要是移动不到位,击球点靠前,运动员为击到球而臀部抬起。但无论如何,在移动中臀部可以瞬间离开地面,而击球瞬间是绝对不允许的。

2.2.2拦网时裁判的判罚

拦网瞬间臀部离开地面,臀部底下有光透过。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单手拦网时,非拦网手撑地,将臀部完全抬离地面;第二种是在双手拦网时,一侧腿支撑,使臀部离开地面;第三种是在移动过程中,正处于腾空阶段时,排球碰到拦网手,形成事实拦网。这些是“臀部抬起”的违例事实,运动员的目的是增高拦网点的高度,或在移动过程中排球已在网带上沿时,身体没有坐稳、没有处于平衡状态而造成的结果。

2.2.3接一传时裁判的判罚

在接一传时,臀部离开地面。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击球点过高,在坐姿状态下,很难击到球,因此抬起臀部增加高度击球。第二种是下肢支撑使身体腾空状态下,将球击入对方场地(但下肢支撑使身体腾空状态下,将球击入本方场地不判罚)。第三种是单手撑地,单手击球,身体处于腾空状态下(但单手撑地使身体腾空状态下,将球击入本方场地不判罚)。这些“臀部抬起”的违例现象,主要是由于运动员移动不到位,技术动作变形所致。

2.2.4防守时裁判的判罚

在完成防守过程中,臀部抬起。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接重、低、难球时,身体跃起腾空。第二种情况的发生同接一传时的违例状况类似。防守时如果对方击球速度快、力量大、离防守队员身体较远,则防守队员会忙中出错,忽视了技术动作规范要求,造成违例。

2.2.5移动中裁判的判罚

移动中,臀部离开地面,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用断肢支撑起身体跪着移动;第二种是有意站立起来移动。在比赛中出现的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残疾程度轻的运动员当中,这样的移动是非常快速有效的,但规则是不允许的。

2.2.6发球时裁判的判罚

在发球时,臀部离开地面。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排球被抛起时,运动员用手击球的瞬间腿部支撑使臀部腾空形成臀部离地被判罚;第二种是发球时,单手抛球单手击球,另一只手臂支撑地面,使臀部腾空形成臀部离地被判罚;第三种是抛球击球点靠前,为击到球而臀部抬起。因此,在发球时如运动员没有掌握好抛球、击球的时机,则极有可能造成“臀部抬起”。

3.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扣球

训练中注意要求动作的规范性。在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要求运动员按规范动作完成技术动作,减少多余和不必要的动作。如,在扣球过程中,队员往往一只手臂用于挥臂击球,而另外一只手臂常处于支撑状态。这种支撑极容易造成臀部离开地面。因此,最佳扣球动作是双臂抬起并完成击球。

加强移动和预判能力的训练。在扣球的整个过程中,判断和移动是不可缺少的。判断准确,移动到位给扣球提供了基础保障。如果移动时机没有掌握好,在击球时,身体离击球点过远,扣球时身体就势必会形成前倾状态,导致臀部抬起。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加强队员的预判和移动的训练。

规则允许臀部一侧抬起。裁判在判罚过程中,确定臀部抬起的标准是运动员臀部下透光,一侧抬起不会被判定为“臀部抬起”,运动员和教练员可以大胆使用。因此,加强队员对自己身体控制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能在扣球中抬起一侧臀部以增加击球点高度,并控制好另一侧臀部不抬离地面,则是最理想的扣球。

在残疾人队员中,有一部分队员是高位截肢患者,在扣球过程中,他们往往会用断肢来支撑上体,使身体瞬间抬起,形成臀部抬起。因此,训练中要针对这些不同个体,提出特别的身体控制要求。

3.2拦网

为防止拦网时“臀部抬起”,在准备活动中,应增加徒手拦网动作的规范训练,加强移动和预判能力的训练。提前预判和移动是完成拦网动作的基础,移动不到位极易形成抬臀。因此,训练中在强调拦网的重要性的同时,要求队员在训练中控制身体抬起,并减少断肢的支撑和手臂的支撑动作。

3.3接一传

加强移动训练,规范技术动作,移动到位击球,减少不必要的抬臀动作。在接一传训练中,要求队员多使用传球技术,因为传球技术要求身体重心稳定,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队员做出更多抬臀动作的几率,从而降低违例现象的发生概率。垫球技术完成一传时,臀部瞬间可以抬高,但不能完全单腿支撑形成跳起。在防守重球、乱球(急难球)时,移动中对离身体较远的球,建议多采用倒地救球去完成,这样完成动作时总有一侧臀部完全接触地面。此外,训练中要坚决杜绝跪行和站立行走现象的发生。

3.4发球

训练中注意要求动作的规范性,减少多余动作。连续多抛球训练,增强抛球稳定性,固定击球点。挥臂击球时找准击球点,原地抛球、击球形成自动化。

4.结语

4.1教练员要认真研读规则、吃透规则,把握好规则的判罚尺度。训练中多提醒、多提示,这样才能合理地应用规则,规避违例现象的发生。

4.2在技术训练环节,教练员应注意加强对队员身体及技术动作控制能力的练习,也要善于发掘合理技术动作训练的要领,既有效提高运动员身体快速移动能力,又不会造成队员在拦网、扣球、接一传、发球等动作完成时做出“臀部抬起”动作。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坐式排球竞赛规则[S].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0.

上一篇:体育参与动力调节系统对促进中学生体育生活方... 下一篇:“双权评价法”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