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腹腔镜在胸外科小切口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7 10:13:27

试论腹腔镜在胸外科小切口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在胸外科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传统开胸手术部位相同的27例进行治疗结果、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本组27例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胸部疾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相似。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在治疗胸部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安全、有效和微创。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治疗;胸外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22-01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利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共治疗胸部疾病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利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共治疗胸部疾病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纵隔肿瘤3例,胸腔肿瘤1例,自发性气胸3例,结核瘤2例,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8例,炎性假瘤1例,左下肺隔离症1例,支气管扩张2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4岁,中位年龄52岁。

1.2 手术方法:全组患者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取健侧卧位,光源切口于7~8肋间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约1.5cm,操作切口2个,部位视病变部位而定,一般3~5cm,最长8cm。行胸腔肿瘤摘除1例,纵隔肿瘤摘除3例,肺修补3例,肺叶切除16例,肺段切除2例,楔型切除2例。

2 结果

本组27例治疗结果,从出血量、手术时间、闭式引流、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等均少于传统开胸组。详见表1。

3 讨论

现代医学追求的目标是最大限度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机体的创伤,传统的手术为了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手术者操作,而需要开大的切口,一般需25cm左右,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腔镜手术的开展后,传统手术方式由于创伤大、疼痛重、恢复慢,逐渐不易被患者所接受。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和腔镜器械的发展,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的诊治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肺功能损伤少,恢复快,患者普遍易于接受,特别是年轻患者或注重美容的患者,然而单纯的一套全胸腔镜器械要过百万的费用,腹腔镜也要过百万的费用,加上在二级基层医院单纯胸外科疾病的患者比较少,添置一套胸腔镜器械作用不大,而胸腔手术与腹腔手术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共同点,则考虑使用腹腔镜辅助胸外科诊疗工作。我院从2010年起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科疾病取得同样的效果。通过观察比较,笔者认为:①微创外科是本世纪外科学的发展趋势,而腹腔镜辅助外科手术是一个比较新的微创胸外科疾病治疗技术,术侧肺萎陷,能提供一个足够大的操作空间,及明亮清晰的术野,使各种手术器械和内镜自由出入胸腔,由于该术式切口小,疼痛轻,术中出血少,术后渗出少,恢复快,并发症少,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比传统的开胸手术有较多的优势,得到胸外科医生的推崇。②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光源切口选在患侧7~8肋间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操作切口视病变部位而定,一般3~5cm,最长8cm,术者手可以进入胸腔配合操作,更容易或更安全地完成各项操作,如结扎血管、支气管残端及淋巴结的清扫等。③遇到有广泛粘连的患者,可以在光源的引导下用电刀或超声刀进行分离,避免了传统手术在未能充分暴露术野时的“盲目”操作而引起脏器的损伤,同时还可以先探查胸腔及时发现病灶的位置,能及早判断病灶的分期,决定能否彻底完成手术。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的传统手术病例中,就有2例经探查而不能完成的病例,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伤痛。④患者术后痛苦轻,本组只有1例术后需用止痛药,观察组有25例,且有的需要多次使用,闭式引流管拔除早,患者可提前下床活动,利于早期康复锻炼和肺功能的恢复,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⑤关胸后仍可通过光源孔再次检查是否有出血或漏气、肺的复张情况,避免了再次开胸的不必要性。⑥目前国内能开展全胸镜手术的医院非常有限,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和推广,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在二级基层医院在没有整套胸腔镜时,应用腹腔镜代替胸腔镜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辉,覃子恩. 腹腔镜技术在胸外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1(36)

[2]朱小勇,陈廷均,周立洪,等.腹腔镜技术在胸外科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01)

[3]刘自立,李公明. 应用腹腔镜开展胸外科微创手术52例体会[J].微创医学,2010(03)

上一篇: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下一篇:关于泌尿科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护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