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东风放纸鸢

时间:2022-10-17 09:43:13

【摘 要】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能相互渗透,补充和完善,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思考,巧妙创设课堂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发展创造思维,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能利用多媒体网络搜索功能,及时补充与课堂有关知识,增加课外信息量,拓展学生视野。 我认为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有效的优化了数学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巧用;课堂情景创设;动态展演 增加课外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现在我谈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如何根据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种热情足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大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再困难的数学知识也有了动力。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很难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因此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而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趋力。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达到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创设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因此,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课件出现神州七号飞船发射动态情景视频,视频中电子屏幕正在倒计时,人们都在紧张的看着发射场景。

这样让学生从再现的生活情景中直观感知了秒的长短,“秒”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

二、动态展示,突破教学重难点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边长短无关,与角岔开的大小有关”时,以学生有限的空间思维能力,很难想象变化的状态。因此,我运用多媒体,先在课件上显示一个角,标志好它的大小和名称,然后动态演示角的两条边无限延长,紧接着缩短,如此反复,在此过程中又配以声音和颜色的变化,让学生多感官参与,观察角的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多媒体再出示扇子,让学生观察得出:角的大小与角岔开的大小有关这一概念。

这样既避免了教师口述的枯燥和乏味,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拓展课外信息,优化数学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不仅能把课本上的知识更优化地传授给学生,还飞出了容量有限书本,增加了相关课外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视野,有效的服务了课堂教学。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教材要求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迁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材中只有,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直接剪开这一种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式。我在教学这一课程时,利用多媒体电脑,新增了更多的思路,让学生尝试更多的方法拼接。

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也翻天覆地的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只要运用得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省时、省力、高效的一种教学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主宰教学,要清醒地认识其利与弊,发挥其巨大的优势,去其带来的不足,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能力服务,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让我们巧借多媒体的春风,携手孩子们,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殿堂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s],2012,9

[2]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行为改进策略探索 下一篇:论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