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前期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时间:2022-10-17 09:37:13

项目前期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建设项目前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项目;前期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arly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construction projects, project cost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early stag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Keywords: project; early stage; project cost; contro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们要改变过去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错误认识,在重视建设项目后期结算审查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工程前期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要反对只讲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建设项目达不到合理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反对只讲技术先进,忽视经济的合理性、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认真作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工夫,以保证建设项目设计的合理优化和投资控制。

1 我国建设项目前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投资决策阶段对于造价问题的控制没有全面考虑,没有相对详细的问题分析及多方案对比,这样就导致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造成一定的遗憾及误差,带来了经济损失。

1.2 在设计工作中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和重视。在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精心的安排设计,能够在规定的额度范围内设计出最有效益的方案出来。有些设计人员过于保守,将经济问题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设计没有新意。另外,为了快速的出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和各专业人员之间缺少相对的交流,在设计中出现一些不配套的问题,设计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不合理的问题,是施工的进度受到影响,施工中出现大量的返工和施工变更等问题。还有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进行设计招标,没有进行方案优选,导致不论在设计方案上,还是在工程造价上都没有比较,以达到技术上可行合理造价上经济可控的目的。

1.3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很多的设计单位管理体制松懈,只求设计的量大而忽视了设计的质量和精品意识。设计人员的素质本身有些就不是很高,在设计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设计中平面布置不合理,结构等不适合等,出现较多的漏洞。多方案对比及优化设计重视不足。

2 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建筑的龙头,项目建成投用后,它能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给企业带来什么后果,都取决与项目决策的正确于否。因此,在投资决策阶段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用科学实用的分析、评价方法,使确定的建设项目投资合理、效益显著。

一般情况下,项目建议书由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公司提出,在公司计划部批复立项后,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该投资估算经审批后将作为该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但由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不明确,设计单位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情况了解不深,所以设计单位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往往造成实际投资超出可研投资估算,决策阶段控制造价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高达95%-100%,为了达到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应作好下面几项工作:

2.1 作好建设项目的选址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搜集,采取多方案选址,充分考虑建设环境、建设条件、建设费用等,对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最佳厂址方案。

2.2 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确定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大小,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应充分考虑市场、技术、环境等因素,合理论证建设规模的大小及建设标准的高低。

2.3 建设技术方案和建设工程方案的选定:技术方案必须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

2.4 主要设备的选用:所选设备质量必须可靠,性能成熟,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或使用的要求。

2.5 投资估算编制:搜集详实完整的造价资料,选取合适的类似工程,整理分析基础数据,确定合理的估算指标,以能如实准确的反映该阶段工程造价。

3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同时,应注重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在项目投资决策完成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不足建设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的1%,但就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否保证进度、保证质量和节约投资,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的优劣。工程建成后能否获得满意的经济效果,除了项目决策之外,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设计人员只重视造型、使用功能等,缺乏经济意识。(2)设计单位只考虑建筑要求,而忽视建筑的成本和施工技术的问题,设计方案只要遵循有关设计规范以外,不需对有疏漏或错误的设计图纸造成的经济损失负相应的经济责任。对于方案的优化、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投资效果等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考核。(3)设计费的计取方式不能调动设计人员主动控制造价的积极性,设计费用只是按工程造价或建筑面积的大小计取。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工程设计招标制度。保证设计方案的优选及技术的先进性,提高设计水平和经济核算质量。在设计招标中,改变过去只对设计方案进行竞争招标,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应引入竞争机制。 (2)建立设计阶段的经济论证,增强建设单位的参与意识,改变我国长期设计和施工相分离的现象,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要组织有关专家及造价人员较早地参与设计阶段的决策工作。使设计方案更合理、更优化。避免不合理设计和不适用设备的选用。 (3)要求设计单位推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目前我国一般设计单位实行限额设计还存在一定困难,往往是设计方案不考虑投资,待设计完成后才作概算投资,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认真分析投资估算,设计方案和投资控制同时进行。 (4)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设计单位认真作好图纸审查工作,可以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给设计单位充足的设计时间,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让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深度,完善设计图纸,尽量减少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5)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工程造价信息是一切有关工程造价的特征、状态及其变动的消息的组合。对已建成和在建的有使用价值和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单位工程施工成本以及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施工工艺等建筑安装工程分部分项的单价分析等资料,建立信息平台资源共享。目前这项工作几乎空白,只有作好该工作,才能对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进行重要参考。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产品具有单一性特点,生产周期长,规模大,综合因素广的特性。一个项目工程,从工程立项开始到工程竣工,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时间跨度长,在其内在特性作用下,使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和管理存在较多困难,经常出现“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项目实际造价远远超过计划目标,加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预算范围内,更在于建筑项目最终有一个合理经济的投资造价,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投资决策的正确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经方案优选、初步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直至项目运行投产,在项目全过程中进行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广东科技.2011,(2).

[2] 黄从军.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0,(1).

上一篇:浅析住宅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 下一篇:水电站电气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