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难点

时间:2022-10-17 09:33:20

试析我国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难点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大高校不断扩张建设,大学生肩负的重担越来越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也更有个性,对事情的看法都有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高校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力度,不断改革创新,找到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难点,并着手予以解决,以新理念教育现代大学生,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 学生 思政教育 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73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历史遗留的弊端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成效一直不太显著。据调查了解到,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堂都是在搞表面形式,教学方法单一老套,课堂活跃度不够,其存在的问题日渐得以暴露。为了顺应时展的新潮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提高他们的 思政水平就成为了大势所趋。目前,构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校园氛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教师关注的焦点。

1 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方面,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需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革开放后,国家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财富,是民族的希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能够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另一方面,这也是大学生个人的需要。在大学校园中加强思政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目标理想。只有具有强大的内心,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促进个人的成长。

2 我国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难点

2.1 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巨大

新时期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很多人的心理特征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思维积极活跃。但是,现如今的高校思政教育没有做到教学的多样化,依旧沿袭以往的老旧办法,使得课堂活跃度不够,呆板枯燥,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新要求。这是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2.2 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大学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有着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是保证思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高校没有统筹文化环境规划策略,很多学生也无法参与到学校文化活动中来,阻碍了其思想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大学过于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一批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队伍,这也给大学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2.3 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难题

现如今,社会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多数学生都生于新时期,对我国以往的社会状态和历史背景都不了解,无法感同身受的做到艰苦奋斗。在这样的情形下,很多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就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为大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阻碍。

2.4 学生心理问题增多,抗压能力差

目前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课业负担也更重,从小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受到的溺爱多,没有人进行交流沟通,性格孤僻。上大学后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不能自己解决问题,人际关系受挫,导致心理问题增多。另外,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生活幸福,物质资源丰富,知识面广,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远离了父母,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日渐凸显,就使得他们的思想问题逐渐增多,抗压能力差。

3 提高高校学生思政水平的建议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新时期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很多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迷恋网络和电子产品,厌学情绪严重,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针对这样的情况,大学教师首先要正确对待,任何一个年代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利用这样的特点对其进行引导,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试着去理解他们。例如使用短信、QQ、MSN等手段进行思政教育,多与学生沟通,这样既可以简化程序,也能够实现良好沟通。

第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想要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就要不断完善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把好主导关。在新时期,要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新思想,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新理念,改变原有的呆板教学方式,并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坚持把思政课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做到学有所用,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思政活动。要保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就不能进行单一的说教。教师要释放学生的天性,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例如进行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走进山村,了解那里的孩子,从而树立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还可以在举办学生大会、宣传教育的同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提高全员参与的热情,从而解决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难点。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新时期背景下的大学生富有朝气和活力,更具时代感和差异化特征,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针对这样的现象,高校教师要找到思政教育的难点,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给予解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各方面着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罗祥莉.试论当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做法[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1):77-78.

[2]林正游.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政队伍建设探析[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S1):135-136.

[3]余少谦.高校德育工作机制问题与对策的思考――构建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大德育工作机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2-57.

[4]刘凤姣.“空间励志园”――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网络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84-86.

作者简介:杨盛奎(1978-),男,黑龙江富锦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

上一篇:分析如何通过填补法解决大学物理电学非对称问... 下一篇:出口蒙古平―集共用平车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