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初探

时间:2022-10-17 08:34:07

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初探

摘 要: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市场经济刺激手段以及市场经济政策,能够引导企业更好的认识到环境资源本身的价值,排污权交易将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作为排污源的主体之间进行了很好的联系,将它们的矛盾予以了化解,调动了作为排污主体的企业之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治理污染的成本和费用,不但实现了经济发展,而且环境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制度、经济发展、环境目标

1. 湛江港湾海域概况

湛江港湾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东北部,港湾深入湛江市区,形成长50多公里,宽0.8-18公里的水域,岸线全长467公里,水域面积1417平方公里。湛江港湾内岸线长152.2公里,已经使用27.12公里,其中工业岸线2.66公里,占已用岸线的9.81%。湛江港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湾内港口、水产等资源丰富,北部区域有养殖区,全港尚有捕捞区,属于以航运为主的综合性海湾。

湛江市2013年国控名单企业共25家共需安装29套在线监控设备。共有24家企业安装了28套在线监控设备,除了廉江广林,其它24家企业上报省监控平台的历史数据完整率全部在80%以上,绝大部分历史数据完整率高于95%,完全达到省监控平台的要求。到2013年10月22日截止,我市共有51家企业安装了71套在线监控设备。此外排污许可证核发已全面推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正在进行。目前即将上马的项目都是新建企业,采用高效、低耗的生产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交易的相关技术要求。

2. 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本要素

2.1 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构成

1、交易对象:在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交易中的交易对象选取的环境污染物应该是各类环境污染物中危害和影响最大的污染物,也是符合现阶段的经济社会技术水平的,是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够有效实施污染控制的污染源类型。目前暂时确定将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先限定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

2、交易主体:排污权交易的市场为完全竞争类型的,可以随意的进入,所以对于非排污者,排污权交易也要提供让他们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也就是说让所有的利益关系方都能够享受相同的待遇和权利。主要的参与主体包括了:公众、排污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于环保团体、政府机构、个人和非重点的工业企业可以让他们有条件的参与进来。

3、管理者: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对交易进行奖惩、进行官方信息的,进行监管,一般的管理主体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借助于设计相关的制度,提供具体的运作监管平台,进行排污监管。

4、交易中介:交易的进行应该按照原定的程序开始,首先进行信息的,而后提供信息咨询,并且提供交易资金管理保障。

2.2 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交易的范围

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从技术角度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污染物全部进行监测、计量和控制。基于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只应该让其和排放有关。具体到管理成本上,能够交易的污染物也应该是其排放量非常容易确定,并且能够产生具体影响类型的污染物。在交易市场上,能够进行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应该具有普遍性,污染源本身能够参与到交易中来的量也是很大的。关于对环境的具体影响层面上,污染物应为对环境危害特别大,属于重点控制的范围内的,并且被国家列入到了总量控制计划里面的。目前湛江港湾水环境功能区划,执行《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标准,评价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汞、镉、铅、砷、铜(COD、N、P、Hg、Cd、Pb、As、Cu)和石油类、粪大肠杆菌等10项。湛江市污水排放到湛江港湾海域的企业有169家,每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1982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约为6千吨,氨氮排放量约为192吨。石油类排放量约为9吨。根据目前国家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以及湛江港湾海域实际排放的工业废水情况,首先限定在湛江港湾海域进行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水里面的化学需氧量(COD),获得一定成效后,进一步的增加其他的污染物,比如氨氮、总磷。

3. 湛江港湾海域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具体设计

3.1 排污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总量控制将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分配至各个污染源,藉此明确排污单位对环境容量资源的排污权,为利用市场手段再配置容量资源提供了产权制度的基础。污染权交易是以总量控制为前提,排污权交易在国家环保部门和本区域管理机构规定的总量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必须低于海域水环境总量控制目标,每一功能区的排污总量不得超过它的水环境容量,不得恶化水环境质量,确保水环境能达到水环境质量标准,以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可根据每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的指标做调整,环境管理部门也可协调其他各相关部门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为湛江港湾海域实施交易制度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3.2 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模式与方法

新古典经济学是排污权交易的基本理论依据。按照新古典经济学,不存在假定的交易成本,但是不可能存在不需要成本的交易,故而排污权初始分配的额度是排污权交易的成本效率和交易量的决定性因素。具体到实践领域,分配初始排污权时,主要的方案包括了标价出售、公开拍卖以及免费分配,无论是标价出后还是公开拍卖,都是内部化了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是对扭曲的市场价格进行得很好的纠正,将收入收归公有,产生的益处也很多,不过因为排污主体对两种方式都有很强的抵触心理,这样有偿初始分配就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某些时候在阻力的影响干预之下,无论是治理的倾向性,还是费用方面可能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故而实践中,这两种方式就比较容易遇到阻碍。

在研究的基础之上,人们完善化了这些不同的方法并且搭建了价值性能比较好的模型。不过这些模型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就是现实层面的效益函数并非全部为可微的,其次对于效益和公平,不能兼顾,这个时候就需要按照政府的偏好,进行具体的权衡。

通过对如下各种不同因素的综合考虑: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环境现状,还有科技水平等等,进行了具体的分配。对不同的指标进行不同的权重赋值,最终获得综合性比较强的分配方案。方案里面,得分比较高的为河南,所以能够获得最多的排污权;然后为江苏,或的初始排污权最少的为安徽。对于传统分配模型里面,某些原则被过分强调的缺点,这个结果予以了弥补,并且能够产生比较综合和全面的特点,另外借助于指标权重,对于不同的因素进行了差异化的处理,整体而言,建立的模型比较理想。

表1 分配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初始的具体模型指标权重

表2 湛江港湾海域排污权初始分配量(t/a)

只有恰当的对排污权进行很好的初始分配,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才能够实现很好的利益协调,对于目标的总量控制也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和有力的实现。按照当前的实践经验,对各种不同的因素予以具体的考虑,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具体的分配模型。这个模型不但全面,而且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还能够对不同的因素产生权重大小不等的影响,比较合理,也能够对环境经济的发展进行很好的协调。

4. 总结

排污权交易的引进,对于政府而言,还能够降低监管成本,也能够提升治污效率,故而伴随着建立健全的国家水权制度框架,将排污权交易依法引入,借助于在诸多不同措施,对污染治理予以很好的管控,促进环境保护,提升污染治理的效率,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平川、吴建丽:“‘排污权交易’之中国试验”,载《方圆》2005年第15期.

[2]姚志勇:《环境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3]赵宇,李冰:《新编西方财政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7:94

上一篇:广州市番禺区城市扩展模拟研究 下一篇:生态现代化与环境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