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师的眼睛

时间:2022-10-17 08:33:09

叶老师的眼睛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教我们的是一位姓叶的年轻女老师。她特别爱笑,一对黑眸子就像闪烁的星星一样很亮很亮。

正如课文《穆老师的眼睛》里描写的一样,叶老师的目光有如利剑一样穿透我们的内心,抑制着我们不良的行为;又如春风一样安抚着我们的心田。我们都喜欢她那一双眼睛。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山脚下,教室后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山林,侧面是广阔的田野。春天来临时,山林中火红的杜鹃、雪白的丁香,田野上金黄的油菜花、碧绿的秧苗,这些就成了叶老师讲课的资源。记得她第一次给我们上课,讲到“田野翻滚着金色的波浪”时,她停了下来,眼睛深情地注视着田野,同学们沿着她的目光远眺:只见,微风徐徐,稻谷像波浪一样此起彼伏。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感知到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用文字表达的。当学到“雪白雪白的棉花”时,叶老师要我们用眼睛观察周围,说说什么是雪白雪白的。因为有了内容,同学们可以尽情地说着:教室的墙壁雪白雪白的,天上的云朵雪白雪白的,叶老师的牙齿雪白雪白的,山上的黄其花雪白雪白的……听着我们的回答,叶老师高兴地夸奖了我们,说我们很善于观察生活。从那时,我们明白了学习并不只是抱着书本,生活原来也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

叶老师要求我们每周写一篇周记。记得当时我写了一篇《做秤》,后桌的王强写了一篇《放鞭炮》。叶老师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两眼闪烁着亮光,兴奋地在课堂上把我们的周记念了出来。念到王强的那一篇时,我发现叶老师微笑地看着王强,眼眸里满是欣赏的味道。那篇《放鞭炮》我看过,没有用标点,语句也很不通顺。我犯糊涂了,叶老师是什么眼光,这样的日记居然也算好?我跑去问叶老师,她笑着说:“只要是你们眼睛观察到的,写的是真实的内容,就比那些抄袭的作文强多了。王强的周记和你的相比确实差多了,可他是用心写的,你看他选的题材就很真实,跟以前不交作业比可是进步了。”从那以后我发现王强总是很用心地写作文。渐渐地,班上的同学改变了抄袭作文、背诵作文的现象,同学们喜欢上了写一写。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叶老师组织我们到野外春游。和叶老师去春游,我们每个人的那股兴奋劲无以名状。傍晚,同学们就疯狂地去买干粮了。家境好一些的买饼干、糖果、糕点之类的,条件差一些的就买光饼,一元钱可以买一大串挂在脖子上。

我的母亲舍不得花钱。傍晚一听说我第二天要去春游,就马上跑到山上采了金枝花和葱,磨了米浆,把烫熟的花拌到米浆中,煎成饼,香香的,很好吃。可是要把这东西拿去跟同学们花钱买的糕点相比,我觉得很寒酸,很没面子。我怕同学们嘲笑,更怕叶老师的那双眼睛。

到了午餐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带糯米的同学就悄悄躲到草丛中去吃。不知道什么时候叶老师已微笑着站在我们面前,两只眼睛“贪婪”地盯着我们手中的干粮,说:“我老远就闻到香味了,让我尝尝。味道真好,你们真幸福,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妈妈。”那个同学带的糯米饭拌了砂豆和白糖,我也吃了,味道真好。

叶老师把我们带到班级队伍中,说:“大家的干粮我都尝了,我觉得这两位同学的干粮特别别致,味道很好。”就这样,我们得到了别的同学的饼干糖果,我们的两罐金枝花饼和糯米饭也被一抢而空。同学们津津有味吃着妈妈做的花饼时,我抬头望着叶老师那祥和的目光,心怀感激。正是这双善于洞察的双眼,它扶正了一棵虚荣自卑的幼芽,让一个还不会判断是非的儿童没有亵渎了一份沉甸甸的母爱。

晚上,我把这事跟母亲说了,母亲很是欣慰。我担忧地说:“叶老师会不会去当官了呢?”母亲回答道:“不会的,叶老师的心在你们身上呢!”我惊奇了:“妈,你怎么知道叶老师的心在我们身上?”“叶老师的眼睛在观察着你们的一切哪,她在用心教你们呢。”母亲意味深长地说道。

上一篇:“偷梁换柱”的背后 下一篇:特区回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