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对高中生学习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2-10-17 08:19:19

辩证唯物主义对高中生学习的指导意义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几个原理对高中生学习的指导意义,作浅要探究。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原理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不少学生开始发现政治课不再是像初中一样玩一下就可以取得好成绩的“副课”了,忽然间变得神秘莫测起来,让人点头称是的同时又有几分摸不着头脑。事实上,高中政治课从高一一开始就用价值观的内容对学生的头脑进行清洗,到了高二,内容已延伸到哲学的部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我们党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其深度可见一斑。

撇开这些不谈,我们今天就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的几个原理对高中生学习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探究。

原理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这个理论看起来简单,对文科生来说,似乎死记硬背才是硬道理,而事实上大家也都是这样做的,几遍就直接背下来了,似乎学习就到此为止,浅尝辄止了。可是对原理中包含的思想却不甚求解。事实上,这个原理不仅对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对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有积极地影响。

意识是什么,就是人的思想。只有人们的思想是积极地,才会促使人们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对高中生来说,正是人生价值观发生着重要变革的历史时刻,有积极的思想做引导,就相当于有了指路明灯,努力有了方向,就不会感到迷茫。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会在将来的人生路上不走歧途,有一番作为。

原理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高于局部。方法论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个原理打个比方来说,其实就是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可是放到生活和学习中去,许多学生会有点不知所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关键在于该怎么来用这个道理顺理成章的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高中生,其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若说从大局上来讲,最大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把各个科目的学习效果都发挥到最好。可是,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说把各科学习成绩都发挥到最好,完美无瑕,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在这里就为大家指出了一条明路: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也就是说作为学生,如果不能把所有的科目都学到最好,那就尝试着保持学得好的学科,对自己不擅长的学科,要查漏补缺,争取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这样对整体来说,也是一个质的飞跃。正如俗语里常讲的矮子总比跛脚好是同一个道理。

原理三: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是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很明显,这个原理说白了,就是利与弊的辨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刃剑效应”。在日常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就高中生来说,越来越频繁的考试,让学生不胜其烦,因为每一次的小考都是对某一阶段学习的某一部分知识的检测,知识漏洞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可是考试成绩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又是难以想象的。对好胜心强的学生来说,一次考试成绩的失利会给他们造成长远的阴影和巨大的思想压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每一次考试,把每一次的失利带来的查漏补缺的机会上升到主要矛盾的地位,激励学生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把考试失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次要矛盾的地位,适当的引导学生明白平时的失利要引以为戒却不能不释怀,这样就让考试失利转变成对学生的鞭策作用。

原理四: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而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的促成事物的飞跃,重视量的积累。俗话说的“万事开头难”,因为每一次质变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量变的过程,学生从孩童到入学,从小学到初中,从懵懂少年到国家栋梁,每一步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万物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对高中生而言,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努力,胜不骄败不馁,坚持不懈的学习,直至迎来高考结束以后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质变。有些学生常因为某一次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裹足不前,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错失了蜕变的良机。

俗话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秋,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荀子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对高中生而言,要把量变和质变的原理用于指导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相信只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用于指导高中生的学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一篇:试论英语书面表达 下一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