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2-10-17 07:40:53

班主任的数学课堂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更是一个“资深”的班主任,因此,我的数学课堂总会有俏皮的音符不时地跳动,演奏起一曲又一曲轻松和谐的心灵奏鸣曲。

音符之一――老师,你是魔法扫帚

课间十分,小淳十万火急地向我报告:“老师,他们说我杀了人。”听到这“爆炸新闻”,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哄”地笑起来。

这孩子就喜欢咋呼,我让他细细说说缘由。小淳摊开双手,他手上沾了许多红墨水,我乐了:敢情“杀人犯”就是这么诞生的。我让他在办公室里把手洗干净,再回去给刚才乱说话的同学瞅瞅,瞧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小淳按我说的去做了。

下一节正好是我的课。上课前,我举起红红的右手请孩子们看:“哎呀,老师的手怎么啦?”

孩子们“明察秋毫”:“红墨水呀!”“是吗?可是,这红墨水还会变魔术哩!它到了小淳的手上就变成了……”我把小淳的事简单说了一下。思迅抢着说:“老师,我上次手上搞了红墨水,他们都说我手上流血了。”

“这样呀,”我把亲身经历跟孩子们说起来:“我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卖菜的爷爷奶奶们都说,一看我就是一名老师,老师手上天天有红墨水。如果别人看到,也像有些同学那样乱说,那老师岂不也成了‘杀人犯’?我们在给别人打比方时,要尽量用好的比喻。”我悄悄观察,“肇事者”已经悄悄地低下了头。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大可不必“一棒子打死”。我轻松地调侃:“要说老师是‘杀人犯’,那肯定不行。但是,要说老师是‘杀本犯’,还是可以的。你们想一想呀,每天,可不是有一摞又一摞的小山似的本子被老师潇洒地‘杀下’?”我一边说,一边夸张地“改起作业”来。

皓杰笑眯眯地接道:“那是,老师你每天大笔一挥,改了一摞又一摞的作业,你简直就是魔法扫帚。”

我开心地说:“好嘞,你们就是哈利波特,我就是你们手下的魔法扫帚哦!咱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变魔法咯!”

哈哈,好喜欢这样的课前谈话!

音符之二――不做啃老族

这些小家伙鬼着哩!在我的课堂上,你无法预料下一分钟,会有什么可爱的音符跳出来。

课上,我们用新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当说到“一台洗衣机980元,妈妈买了4台洗衣机,求妈妈一共花了多少元?”这题时,我心里嘀咕:这题目出得不合情理呀!寻常人家何必要一次买4台洗衣机呢?

心里想着,我就顺口一句:“妈妈可能是卖家电的,一次批发4台洗衣机回去卖。”孩子们“木讷”地看着我,显然没有我这么敏感。

于是,我故意调节一下气氛:“要不,就是妈妈买一台送给奶奶,一台送给外婆,一台留给自己……”

“还有一台送给外公。”我的话没说完,就被思维敏捷的舟“续写”了。

我乐了:“外公和外婆是一家人,有一台洗衣机就行了。”

这时,浩然大声说:“那么,还有一台是留给她儿子长大用。”

“哈哈,咱不做啃老族。等儿子长大了,可以自己挣钱买。妈妈这台可以送给年长的亲戚。”我想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土壤播下孝顺的种子。

小淳猴急地站起来,两只手搭在一起做暂停状:“老师,好像又扯远了!”

“呵呵,谢谢你的提醒,咱是扯得有点远了。不过,大家都记得哟,不做啃老族!”

音符之三――经常与偶尔

最近上了《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试着用“经常”与“偶尔”说说话。孩子们说得五彩斑斓,饶有趣味。

舟发言最积极,我逗她:“你是不是想说,我上课经常发言?”舟笑着摇头:“这个星期经常是晴天,偶尔下雨。”这个答案中规中矩,是绝对标准的答案。

丁丁高举小手:“老师,我要说一个搞笑的。”却被小淳捷足先登:“以前,我肚子经常疼,现在我肚子偶尔疼。”

站在他身边,我正好看到小淳的手上五颜六色,于是我对他说:“病从口入呀,如果你把手洗干净,你的肚子就不会疼了。”小淳两眼放光:“老师,医生也是这么说的。”

师庆说:“303班经常得优胜班级,301班偶尔得优胜班级。”我顺势说:“为什么呢?聪明的你们想到原因,以后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吧?”

雪芸很激动:“老师,我说一个生活中的。韬经常被老师批评,偶尔被老师表扬。”我转向韬:“知道为什么吗?只要谁在进步,老师就会表扬谁!”孩子们说我现在经常表扬杰。我说:“是呀,因为杰现在很有上进心,很想好呀!”

可儿也说:“金周经常忘带数学书,偶尔记得带数学书。”这倒提醒了我,我告诉金周:“对于可儿说的事实,你要好好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哦!”

我很喜欢志鹏的数学思维,想看看他有什么新颖的想法。志鹏捂着嘴:“老师,我不敢说。”我鼓励他只要是真实的,大胆发言没关系的。志鹏说:“我早读课经常迟到,偶尔不迟到。”我说:“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下次注意改正就行了。”

最后,我总结了一句:“总之,因为有你们相伴,数学课堂上,我经常开心,偶尔会生气。”

孩子们咧开嘴看着我,不知是谁大声接道:“老师,我们以后会好好表现的,争取让你天天都开心。”

“哈哈……”教室上空回荡着我和孩子们爽朗的笑声。

音符之四――对号入座

课堂进行时,我会“因题制宜”,故意制造一点轻松因子,舒缓一下课堂节奏。

我经常带他们玩“对号入座”。比如,遇到“小辉……”的题目,我就请辉给大家读题。可想而知,这样的重任压在这个“好动分子”身上,他是何等的荣耀,他读题时的神气活现,解题时的专注与老实是多少呵斥也换不来的。

写有“贝贝……”的题目出现了,我们班的真贝贝就该被请上场了。贝贝“受宠若惊”地带领大家读题,分析题意,小嘴说得非常流畅,瞧她那眉飞色舞的模样,谁人不羡慕能和她一样,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当事人”哩!

音符之五――小店真坑人

小淳是个围棋迷。一道题目上有“一副围棋16元……”,他气呼呼地说:“老师,小店里太坑人了,我上次买了一副围棋,要50多元。”我赶紧给他消火:“商品的价格有高有低,也许你买的围棋是品牌的,别难过了。”

转身,我无意间瞥到坐在前排的文浩捏捏自己的上衣对同桌得意地说:“看,我这衣服就是名牌,要300多元哩!”岂能视而不见,我又跑到这边灭火:“那要自己挣的才光彩,依赖父母穿名牌是浪费。”文浩吐了吐舌头,不再吭声了。

我再次安慰小淳:“小淳是个知艰苦的孩子,一副围棋买贵了,就懊恼半天。也好,吃一堑长一智,下次要买什么东西之前,先多去几家转转,货比三家不吃亏。”小淳使劲地点点头。

我相信,其他孩子也可以从中受到一点启示吧!

音符之六――电神是谁呀

复习阶段,我进行了一场模拟测试,算作期末考前的最后热身。当我花了半天的时间把试卷改出来,发觉大多数知识点孩子们都掌握得挺好,只是个别学生关于除法的计算和二十四时记时法、解决问题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好多孩子都很粗心,看错了题或算错了,很是让人惋惜。

最粗心的当属雨涵和鹏了,一个斯文秀气的小姑娘,竟然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雨海”,鹏是把填空中的“电视”填成了“电神”。发试卷时,我不忘调侃:“雨涵,是不是不想做个有内涵的人,而是要做一片大海?”孩子们笑了,小姑娘自己也偷偷地抿着嘴笑了。

讲到鹏那一题时,我又幽默开了:“我们班出了一个电神,就是不知道这位电神想把谁电到?”“哈哈……”教室里笑开了花,还有好事者打听:“电神是谁呀?”我讳莫如深,继续俏皮:“我可要替他保密,要不,可别把我给电到。”我的目的不是嘲笑,只是提醒。我只想以这种幽默的方式对鹏进行侧面教育,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讲一道统计题时,说着说着,皓杰突然提醒大家:“老师,这题在忽悠我们。”我故作惊讶:“怎么啦?说给大家听听。”他明明白白地指出:“这题上面给我们条件的时候,是先统计曲艺类,再到动画片,而让我们画条形统计图的时候,却完全相反,是先出现动画片,最后才到曲艺类。我在做第一遍的时候,就没发现,写错了。后来,在检查的时候,我才发现了这题故意把顺序弄反了,就是想忽悠我们。”我对皓杰大加赞赏:“可是,你还是没被忽悠到呀。希望大家都像皓杰这样认真审题。”

借着皓杰的发言,我又叮咛起来:“以后看题时眼睛瞪得圆圆的,头脑想得清清的,思路打得开开的,下笔落得准准的。”孩子们被我的顺口溜吸引了,都看着我蜜蜜地笑了。

我享受这样智慧流淌、火花迸溅的数学课堂,它让数学与生活,与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上一篇: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德育水平 下一篇:7000里“孝心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