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盼语文课堂“真合作”

时间:2022-10-17 07:37:31

祈盼语文课堂“真合作”

一、走进“小组合作”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惑着师生,影响着效果。

二、正视“合作困惑”

1.合作“一言堂”

小组合作增多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特别在公开课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多;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个体成员的学习实情,结果好学生“主宰”了整个学习小组成员的思想,合作有名无实。

2.合作“菜市场”

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则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一两个人“震耳欲聋”,震得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借吵闹之声做掩护,说笑打闹。这样的合作,的确大面积“愉悦了身心”,却乱了课堂,坏了习惯。

3.合作“轻问题”

有问必合作,这是对小组合作方式的怠慢,乃至亵渎!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看不准,时机择不当,引导乱转悠,效果哪里来?

4.合作“走观花”

学生语文思维的提升必须依靠教师的思想与智慧,走马观花式的合作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没错,但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在这样的小组学习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瞎搞的多,讲真话的少;不利于良性思维习惯的养成;教学的重难点遗失或淡化,教学费时多,收效微;学生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或排斥。笔者看到的不少语文课堂,仿佛非用上小组合作的元素不可,结果把“小组合作”整得个不伦不类,面目全非。

5.合作“空无物”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而,语文课堂上学生充当“假主人”角色的时候多。事实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导致“主体失位”,学生自然成了课堂的傀儡。笔者观课发现,一些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个体思考与小组讨论,“合作”无果,教师就急于归纳总结。学生没有充分参与,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使合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与能动作用。学生不能围绕问题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争执、吵闹、不懂得倾听,不知否定,不会补充,到头来没有一个“是非曲直”,导致学生失去自我,不知道“我是谁”?

三、开辟“合作出路”

1.力求“人人有为”

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告诉我们,它还担负着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好思维基础的重要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语文课堂要力戒“一言堂”,促成“人人有为”,实现全人发展的目标。

在许多公开课中,笔者经常看到课堂内出现小组讨论、组间竞赛等形式。但是,由于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常常出现合作的形式主义。只有当学生明确了一定的任务后,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因此,小组合作必须重视合作任务的分配,每一次合作都要力求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比如中低层次的学生可责成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与讨论的结果,或者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当然,视课堂教学的实情还可灵活设岗。每人一岗,定时轮换。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人人都将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2.做到“合而不乱”

远离了感性与灵动的课堂,就一定不是语文课堂!然而,如果“感性”“灵动”过了,课堂就变成了“菜市场”。小组合作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给教师调控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合而不乱”的合作常规。

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了使学生得到锻炼,分工要定期轮换。教师还要根据不同活动的需求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

3.指导“相机合作”

语文课堂不可忽视“问题核心”,小组合作必须步出“轻问题”的泥淖,真正驶入“相机合作”的轨道,唯此,小组合作才会有它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可能。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合作的次数和时间都要控制。否则,“合作”过了,就是“假合作”,就是新的形式主义。

4.引导“下马看花”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禅”的精神。因此,小组合作就得以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深入悟读为前提,讨论在细节处,共探在疑义时。这样的小组合作,才算是“真合作”,也才有合作的价值意义。

在组织小组合作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的有效性。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当学习伙伴之间产生思维碰撞,发生意见冲突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归纳,力避争得你死我活。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在倾听中介入自己的思想,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一言以蔽之,学生合作行为里的“问题”必须要有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厚度;要使合作探究的内容有思维价值,就得“下马看花”,明察暗访。

5.达成“登堂入室”

语文课堂里的小组合作如何避免“空无物”现象?如何让学生成为“真主人”?如何使学生顺利达成“登堂入室”?

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予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必然引起学生很多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碍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彼此合作,安排合作程序,授之合作技巧,教师责无旁贷!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必须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参与的示范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

没有竞争与激励,就会失去动力。教师必须做好小组合作的评价激励工作。笔者在课堂上建立了小组集体评价机制,变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为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小组评价时,严格按照遵守纪律、参与率、反馈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催生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高效、优效以至卓越的三件法宝,一是“授之以欲”,再是“授之以渔”,三是“竞争激励”。如何个性化地利用这三件法宝,这得全靠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敬业精神。

上一篇:广电双向网改中I地址与VLAN规划探讨 下一篇:读写相伴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