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白河县水源涵养地红石河流域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与发展方向

时间:2022-10-17 07:03:43

简论白河县水源涵养地红石河流域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与发展方向

摘 要:红石河流域位于白河县东南部,全长约35km。海拔210~1801m。境内垂直高差较大,植物种类繁多,以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为主。既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也有暖温带的落叶阔叶树,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的主要用材树种有油松、华山松、桦木、山杨、栎类等;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的主要用材树种有马尾松、柏木、杉木、刺槐、栎类、香椿、杨类、泡桐、竹类等;经济树种多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河谷川道地区,主要树种有油桐、漆树、杜仲、棕榈、桑、茶、青麸杨、花椒、木瓜、银杏等,果树有柑桔、柿、板栗、核桃、樱桃、枇杷、桃、杏、梅、梨、葡萄等;主要灌木有黄栌、黄荆条、小山竹、冬青、野蔷薇、马桑、盐肤木、胡枝子、构等;草本以白茅、龙须草、蒿类、蕨类为主,总盖度多在45%~75%之间。

关键词:白河县;红石河流域;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83

1 资源现状

红石河流域源头国有林总土地面积76.33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395hm2,按地类划分:有林地3046hm2,疏林地1.2hm2,灌木林地76.33hm2,未成林造林地250hm2,宜林地19.53hm2。按照森林经营类型全部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

集体林涉及9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4137户,16034人。总土地面积183779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345hm2,按照地类划分:有林地7029.73hm2,疏林地3.4hm2,灌木林地2296.2hm2,未成林造林地736.33hm2,宜林地271.4hm2。按照森林经营类型划分公益林面积8848.8hm2(全部为地方公益林),商品林面积1496.2hm2。

2 林业发展建设现状

红石河流域的林业建设,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实行了森林分类经营策略

将原有的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5大林种按照经营方向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公益林以生态建设为主,全面停止商品性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2.2 持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在红石河流域全面停止商品性采伐,大面积实施以生态经营目标为主的营造林工程建设。共完成天保工程人工造林766.93hm2,封山育林5201.6hm2,飞播造林1149.33hm2。

2.3 稳步推进和巩固退耕还林工程

流域完成退耕地造林面积1706.93hm2,造林树种以生态树种为主,同时林地林木管理和监测,杜绝复耕。

2.4 突出发展林业产业建设

完成规范化中心苗圃建设2hm2,优质木瓜良种基地建设106.67hm2,东桑西移项目139.34hm2,完成湿地保护项目恢复植被面积13.33hm2,湿地封育500m,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66.67hm2。累计投资8616.3万元。

通过多措并举的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红石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国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9.3%,林业产业收入不断提高,处处呈现秀木葱郁,绿水洁净,稳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生态、社会和谐发展局面。

3 主要问题和意见建议

红石河流域即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二级支流。也是白河县的水源重点保护地,生态区位安全尤为重要,如何处理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正确把握经济要发展、生态受保护的切入点是未来红石河流域林业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坚持森林分类经营策略

认真界定公益林面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认真落实中央生态公益补偿,全面禁止公益林区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发挥林地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效能。

3.2 制定林业生态发展经营方向

做好商品林林木的培育、生产、开发、销售,释放商品林区生产潜能;实现林业产值不断扩大,林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的生态经营协调发展目标。

3.3 加强景观林建设力度,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应加强景观林建设力度,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利用森林资源,推进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

3.4 加强林地利用保护和森林资源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林地保有量

将红石河流域列为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区,一律不对厂矿企业办理批建手续,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巡视力度,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监测力度,重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4 发展方向

加大公益林宣传力度,引导林农放弃在公益林中的生产经营活动,尽快恢复公益林天然生态效果;突出蚕桑、木瓜、核桃、板栗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整合工程资金,对商品林从造林、管护、良种培育、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打造精品产品,引导企业投入产品开发销售。倾斜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在红石河流域的营造林项目,以突出建设景观树种和生态树种为主,争取划定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营造红石河流域生态景观效果,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休憩产业;建立红石河流域林地利用保护台账,严格控制林地保有量,实行用一块林地,恢复一块林地,确保林地面积不因项目建设而减少;加大红石河流域资源林政管理力度,每年进行专项林业违法行为打击行动,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监测网点,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上一篇:红椎育苗管理技术 下一篇:古浪县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