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17 06:56:20

“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4~95页。

设计说明:

1突出数学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学习几分之几是多少,遵循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按照实例观察、分析共性、具体运用,尤其是通过操作实践,建立几分之几的表象。

2突出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从教师的教来看,做到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从学生的学来看,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分数王国里的新朋友几分之一,现在看谁能把手中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表示出来。(学生折纸、涂色,在正方形上表示出四分之一。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示的。)

师:谁能把手中正方形的四分之三表示出来。

师:其实在分数王国里,除了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外,还有表示几分之几的分数呢!现在我们就去认识分数王国里的另一位新朋友――“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新知作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四人一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在小组内说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师:谁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

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学生指图并写出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来看一看小精灵是怎样分的。

师: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同学们,你能说出3份、4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这些分数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较,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折纸、涂色及合作交流,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四分之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分享学习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2认识分数名称。

师:请同学们用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学生画线段,并汇报。)

师:请看屏幕,你能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答案吗?(学生看图填空。)

师:像、、、等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你能自己说出一些分数来吗?(教师将学生说出的分数板书。)

师: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那么,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教师在板书出来的分数中任选一个,边说边板书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这条横线叫做分数线,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横线的下面,叫做分母。取出的份数写在横线的上面,叫做分子。

板书:3……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不仅巩固了几分之几,还学习了分子和分母的含义,进一步将知识融会贯通,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丰富了学生关于分数的表象。)

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师:我们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它各部分的名称,那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这里有两组分数,你能用学具和学过的知识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课件出示例6:和;和的大小比较。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同桌为一组,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两组分数,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然后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联系分数的含义或动手涂色,再进行比较,降低了学习难度,加深了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同分母的简单计算作准备。)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深化

1在黑板上出示一组同分母的分数:和

师:你能在相同大小的圆形卡片上表示出这些分数吗?

试着涂一涂,比一比,看哪个分数大。

2把下面每个图形中涂上颜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回答并说理由,强调把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了几份。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思考、涂色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加深对几分之几的认识,借助直观图比较大小,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观察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作者单位

曲靖市会泽县东风小学

上一篇:达成学段目标 倡导自由表达 下一篇:停下来 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