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注射液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9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7 06:39:29

[摘要] 目的 观察39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注射液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滴,每日1~2次,共1~2周,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及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性期死亡率分别为7.69%、10.26%和31.03%、34.48%。结论 奥美拉唑注射液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降低急性期死亡率。

[关键词] 奥美拉唑;脑出血;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 R57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128-02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两者兼有,病情越重,发生率越高,处理不当往往使病情加重危及生命,使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是提高脑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且上消化道出血越早,预后越差。我院应用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将2005年4月~2009年6月在我院经CT检查确诊的脑出血患者68例(近4年在我院住院患者)使用随机法分为预防性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预防性治疗)和对照治疗组(常规治疗)。病例均为发病12h内送入我院,追问病史均无胃十二指肠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史。预防性治疗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4~84岁;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31例,脑叶出血2例,丘脑出血3例,脑干出血2例,脑室出血1例,其中有15例行颅脑微创手术。常规治疗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1~76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20例,脑叶出血4例,丘脑出血2例,脑干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其中有9例颅脑微创手术。

1.2方法

1.2.1预防性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预防性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和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等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在开始治疗时加用奥美拉唑40mg(海南灵康制药生产),1~2次/d,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14d为1个疗程。

1.2.2对照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输注法莫替丁注射液20mg,1~2次/d,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14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严格控制饮食,禁食肉类,并禁用维生素C至少2d以上。

1.3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表现及呕血、黑便、胃液提取物分析、大便隐血实验。无出血:表明无呕血、黑便、胃液提取物分析无出血、连续大便隐血实验(-);有出血:表明有呕血、黑便或胃液提取物分析有出血或大便隐血实验连续在(+)以上。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如表1。

在急性期治疗组中出血有3例(7.69%),对照组出血9例(31.03%),χ2=6.24,P

3讨论

应激性溃疡是指在严重烧伤、颅脑神经外科手术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外伤和大手术、严重的急性或慢性内科疾病等导致应激的情况下在胃和十二指肠产生的急性溃疡[1]。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主要有:(1)直接损坏丘脑及其下部,增加胃液分泌,胃蠕动增强,张力增高,终末血管痉挛,胃黏膜缺血导致溃疡;(2)颅内压增高直接影响下丘脑或脑干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引起胃酸分泌过多[2];(3)胃黏膜渗透屏障破坏,全身酸碱平衡失调使胃黏膜不能维持其中性pH值[3]。

奥美拉唑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内二丁基环腺苷酸引起的胃酸分泌。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现有的H2受体拮抗剂,且复发率较低[4]。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

虽然对防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根本治疗措施仍是积极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但对39例患者预防性治疗,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奥美拉唑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减少急性期的死亡率。积极预防是整个治疗的关键,保证血压平稳和使用奥美拉唑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第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70.

[2] 赵明. 脑血管病的抢救与康复[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

[3] 姜保成,杨宝仁,陆建华. 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治疗体会[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1):104.

[4] 陈新濂,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 第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3.

(收稿日期:2009-10-26)

上一篇: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分... 下一篇:420nm强脉冲光治疗寻常性痤疮5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