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培育

时间:2022-10-17 06:12:09

论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培育

【摘要】在新形势下,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着缺乏核心技术、市场环境不利和竞争战略改变滞后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用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企业研发力度,改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等措施。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研发,竞争战略

在当今时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给广大的中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大都将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价格优势的基础上。即中国企业的产品绝大多数价格低廉,虽然产品的品质不算高,但产品的性价比高,这样就可以获得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喜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竞争战略是成功的,凭借低廉的价格,中国企业建立起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链的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但是近些年来,国际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国际上进口原材料的价格迭创新高,而国内的土地、人工成本也持续上升,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着生产成本刚性上涨的现实情况,原来行之有效的低价竞争战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的新形势,找出新的培育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才能够使中国企业继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一、新形势下企业竞争力培育的特点

1、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流行趋势和消费者关注度的变化与过去相比快得多,这对企业意味着市场风险的加大。如果企业不能够认清市场的变化,并采取积极措施紧跟市场步伐,调整自身的应对策略,则很可能会被消费者迅速抛弃,在很短的时间内陷入困境。有一句市场上流行的话对这种现象做了很好的概括:现在的市场里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2、电子商务对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电子商务自诞生以来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继续以席卷之势将各类市场成员纳入其体系之中。虽然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中国自身的原因,但无法掩盖电子商务是未来市场发展大势所趋的事实。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给所有的企业带来的新的挑战,对企业的线下门店销售业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许多企业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如果积极加入电子商务的线上销售,则会对实体门店的线下销售造成巨大冲击,如果不积极参加电子商务的线上销售,则有可能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如何在线上和线下找的一个平衡点,成为了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必须得到破解,否则很多企业会面临未来发展的困境。

3、提升附加值比降低成本更加重要。目前的世界与30年前的世界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全球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韩国、台湾、新加坡等等崭露头角,这些国家的国民收入也获得了明显的提高,甚至原来人们印象中贫穷的非洲大陆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这些变化催生了新的经济现象,即广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低端产品,转而追求具有更大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关注更甚于产品价格的关注,在能够支付得起的前提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培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在竞争力的培育问题上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匮乏。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广大中国企业而言,企业的长远发展的源泉来自于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如果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则企业的命运就被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企业就失去了长期发展的根基。中国企业大多数没有核心技术,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较少,更多的企业注重短期效应,热衷于赚快钱。反观发达国家的企业,则往往长期坚持在一个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力量,不断获得相应的技术突破和原创专利,确保企业长期的竞争实力。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现状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从企业自身原因来看,中国大多数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热衷于赚取眼前的利润,对于加大技术研发,着眼于长远发展兴趣不大。从企业外部原因来看,中国的整个政策环境变动频繁,税负较重,不利于企业长期预期的稳定,无法鼓励广大企业立足于长远,积极在研发上投入较大力度。

2、未能及时改变竞争战略。中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长期以来走的都是低成本竞争战略。即利用廉价的土地、原材料和劳动力,进行低端产品的生产,有时甚至只是进行产品的组装,来赚取菲薄的利润,但却消耗了大量的物资,留下了大量的污染。这种竞争战略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当今世界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各国国民和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企业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污染、低价格的竞争战略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的企业到了必须改变竞争战略的时候了。

3、市场环境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企业竞争力的培养不能只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还要依靠企业外部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和社会能够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和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状况是比较艰难的:企业的赋税较重,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和前瞻性较为欠缺,行业竞争较不规范,等等。这些不合理现象阻碍了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如果不合理现象不能得到较大的改观,则对中国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提升是很不利的。

三、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措施

为了培养中国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为企业提供良性的市场环境。政府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为企业提供良性的市场环境。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稳定政府政策,降低企业的赋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放开市场准入,银行利率逐步市场化,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

2、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应该努力养成战略性思维,持续地进行企业研发的投入,掌握核心技术,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要深刻认识到不能再靠低价格低质量的竞争战略了,而要靠较高价格和较高质量的竞争战略。

3、加快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中国企业必须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挑战企业的对策,紧跟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保持企业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总之,只要中国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培育出中国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地方政府角色与法律保... 下一篇: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