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控智能电能表电价异常产生退补电费相关原因及处理方案

时间:2022-10-17 05:05:35

论费控智能电能表电价异常产生退补电费相关原因及处理方案

摘 要:目前电信采集系统已经完全建设成功,费控智能电能表也已经应用在用户终端的计量装置中,这种装置充分表现其智能电能的一面,尤其以其分时电价功能、阶梯电价功能、全面预付费功能的设计让“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成为现实。然而有一部分费控智能电能表的计价出现问题,出现了退补电费的现象,作者针对此问题,在文章中进行了详细剖析并突出了建设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费控智能电表;电价异常;原因;办法

当前社会,国家逐步对民企用电采取分类处理的措施,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对供电企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工作,费控智能电能表也已经应用在用户终端的计量装置中,这种装置充分表现其智能电能的一面,尤其以其分时电价功能、阶梯电价功能、全面预付费功能的设计让“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成为现实。但是在人们都在享受此功能的同时,出现了退费或者欠费的现象,用户无法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为究其原因,作者在文章中将详细阐述出现退费及欠费的原因,而且还为用户找到解决方法及计算方式。

1 分析退补电费原因

1.1 不统一的规约,早期出产的智能电表无阶梯电价功能

阶梯电价和显示电价的功能在早期一部分工程建设智能表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试点工程建设中的智能电能表是按照需要逐步完善其功能的,而不是按照当前的规约来制造的。

1.2 通信技术的不够完善,导致系统数据与现场真实数据不一致。在用电信息采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现场数据和系统数据不同步的现象是常有的,只因通信设备和系统设施还有待完善,尤其是还无法实现远程控制下发现场参数。由此导致大量工作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疏漏是不可避免的,当SG186系统已经开始执行,但是电价仍未设置,由此引发隐性欠费的现象。

1.3 设置错误的电价或者未设置电价

1.3.1 人工设置电价存在“零”电价。工作人员在设置电价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将用户费控智能电能表的电价设置为“零”电价。

1.3.2 如何形成“叠加”电价

(1)下面将分析出现在居民用户中的“叠加”电价是何原因。有关阶梯电价切换时间节点,某电力公司做出规定,规定2012年8月1日为时间节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很多新用户已经在营销系统SG186购电,此系统没有在用户使用的费控智能电表上输入电费,而是自动带入费率电价;然而,在切换了节点之后,原本现场表计已经被设置为阶梯电价,固然形成费率电价与阶梯电价的重叠。

(2)关于非居民用户形成“叠加”电价的原因,是居民用户的阶梯电价和非居民用户的分时电价相互叠加所产生的。

1.3.3 居民用户没有设置阶梯电价。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设置阶梯电价,每年清算电量时电量多于2040度以上的用户就会出现欠费的情况。

1.4 系统操作流程不完善,虽然更换表计,仍有欠费问题

1.4.1 更换表计时,旧表计上剩余金额未在SG186系统内发行负电费或者给用户写卡金额大于实际表计余额,造成系统内用户欠费。

1.4.2 如果旧表计为机械表计,将旧表计止码发行电费,没有在坐收方式收取这部分电费,而是从新表计预收中自动冲抵该部分欠费,造成系统余额小于表计余额,造成欠费。

2 基于欠费情况下的计算处理办法

为确保全额追补用户所欠电费,首要是重视当前电价执行政策的宣传工作和解释工作,不能忽视舆论的影响力。尤其是当用户不接受电价执行政策,不配合工作人员的追补工作时,更要做好安抚工作,这样才不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压力。

2.1 计算处理宗旨,将现场处理时间作为依据

将系统与表计算费系统设定相同时间点,这是营销系统账户预收余额就会与表计剩余金额相同。由某电力公司规定得知,居民用户执行的是阶梯电价,使用费控智能电能表执行的阶梯电价按月结算,而SG186营销系统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用户电费,由于结算周期的不同使得在退补用户电费时要将包括阶梯部分的电量电费考虑在内。故而得出一个正确的退补电费的计算方式,即采取现场抄录费控智能电能表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峰电量、平电量、谷电量、当前总用电量、剩余金额、执行电价等等。

2.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欠费原因有不同的计算方式。接下来作者将详细讲解由费控智能电能表执行异常电价形成欠费的退补电费方法。

2.2.1 欠费原因分析中1.2、1.3.2(1),1.4.1,执行分时电价的非居民用户,时间节点按2011年12月1日00点,现场更换表计或作清零处理,该类计算依据以SG186营销系统数据为主,退补电费计算方法:

X=(表计当前峰段电量-系统最后一次发行峰段电量)*峰段电价+(表计当前平段电量-系统最后一次发行平段电量)*平段电价+(表计当前谷段电量-系统最后一次发行谷段电量)*谷段电价

Y=SG186营销系统帐户预收余额

X:表示系统最后一次发行电量到现场更换表计或清零处理时产生的电费。

以下判断依据必须是用户正常购电且中间无异常处理记录。如果:X>Y,有两种可能,一是该用户在采集系统建设中更换表计时系统内已将剩余电度发行负电费。则该用户必须补缴因电价异常(表计电价执行旧版本分时电价或只执行一种电价)所产生的电费差额;则:补缴电费金额=X-Y。二是该用户在采集系统建设中更换表计时系统内未将剩余电度发行负电费,则只是补发负电费后再进行判断,如果继续大于系统预收余额,则:补缴电费金额=X-新的系统预收余额。如果:X=Y则:该用户电价正确,不需作任何处理。如果:X

2.2.2 欠费原因分析中1.3.1、1.3.2(1)、1.4.1,执行居民阶梯电价的用户,时间节点按2012年8月1日00点,现场更换表计或作清零处理,该类计算依据仍以SG186营销系统数据为主,以费控智能表计数据为付。

3 结束语

通过对费控智能电能表形成退补电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依据进行了解释说明,并提出退补电费的计算方法。以上分析原因及处理异常电价的办法,必须以用户在购电过程中无异常发生或无故障处理事件为先决条件,如有异常记录,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参考文献

[1]宁价商发[2012]51号.关于我区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S].

[2]宁价商发[2011]51号.关于我区2011年电价调整及有关问题的通知[S].

上一篇:浅析公路工程BT项目管理 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