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退耕还林林业技术分析

时间:2022-10-17 04:49:50

高原退耕还林林业技术分析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粮食产区质量,造福人们整体福利的一项重要工程,青海省平安县自2000年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以青海省平安县的青藏高原地理特征为例,阐述在高原地区环境下,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为高原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高原地区;技术措施;抗旱保墒;林分优化;

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对于提高我国人民整体福利和发展生产力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重要意义。1999年开始,我国在部分省市开始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开始全面推动退耕还林工程。此项工程是政府在制止盲目毁林开垦,环境资源恶化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我国绿化资源,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造福于人们的重大生态工程。青海省的平安县是自2000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自工程实施以后,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了一条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原地区,改善我国森林绿化、抑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少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的途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1 高原地区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平安县地处湟水河中游, 该县地貌以谷地、低中山为主,平均海拔2066~2300m,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地表覆盖稀少,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1)水资源匮乏,平安县年均降雨量310mm,且降雨分布不均,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征明显,水资源缺乏,不利于植树造林和植草工程的开展,使得很多还林项目缺乏管理,绿化效果很不理想。(2)造林成活率低,林草质量差,在造林或植草时,对林草的质量情况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造成了成活率低,成活的部分也质量很差,达不到预期要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制约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实施。(3)造林树种选择配置不合理,在造林的树种科学搭配管理上技术落后,盲目种植,造成资源浪费,造林效果不理想。(4)制度管理监管不力,实施过程中存在个别地方还林工程走形式,重复建设,其背后存在着利益关系,影响退耕还林的深入实施。

2 退耕还林的抗旱造林技术

针对上述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科学管理、突出技术、强化监督是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开展的最佳途径,下面对适应青海省高原地区的退耕还林技术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2.1 抗旱造林树种的优化选择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退耕还林中,要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选择抗旱、耐瘠薄、根系发达、易繁殖、抗病能力强,而且适应高原温度变化大的树种为主,选择低耗水树种。适宜青藏高原高海拔环境的植物种类有:刺槐、油松、侧柏、云杉、榆树、山杨、柠条、酸枣、沙棘等乔灌木,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等豆科牧草,另外也可以选择披碱草、无芒雀麦、硷草等禾本科草本植物。这些植物在耐贫瘠、耐干旱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2 抗旱积水保墒造林技术

青海地区大多是丘陵山区地形,在水土保持方面本身就不具有便利条件,因此,在退耕还林的抗旱积水保墒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林草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常用的抗旱积水保墒技术有:径流集水技术,在半坡地整出一定的田径和沟垄,以便于雨季积水保墒,特别适用于进行用材林、防护林树林的营造;土壤积水技术,在坡度较大的坡地的支沟下流设置拦截坝,并根据坡度大小设置不同的山地水平阶,以促进积水效果;保墒技术,覆盖塑料薄膜、尼龙网或草帘保墒和化学保墒;其他的先进抗旱造林技术如,基质激活造林技术、ABT生根粉、保水剂、固体水、沙漠化土壤的深埋技术等。要针对不同的土壤和地理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抗旱积水保墒技术,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2.3 林木抚育管护技术分析

退耕还林的效果维持与发展关键在于后期管护,这直接关系到生态保护效果的稳固性,在不同的地方基本上都采取了“谁受益、谁管护、谁管护、谁收益”的策略,有效的维护了林木的良性发展。管护的内容包括幼林的间苗、平茬、摘芽、修枝、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及成林的除草、松土、灌溉、施肥、病虫害的防治等。再管湖中要发动群众,落实目标和责任,增强群众的自觉防护意识,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如何有效地体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实现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防止水土流失,对于区内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在资源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民生政策。如何做好这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工作,在退耕还林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林木的成活率,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顺利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就必须要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才能真正做好这一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 张京丰.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J].安徽农业科技,2009(18):60~63.

上一篇:浅析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发展 下一篇: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