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7 04:18:26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听力氛围,进行学法指导,创设交际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英语听力;兴趣;情境;心理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听力技能。教育心理学家弗里斯说:“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 “听”是英语学习的首要技能,小学生学习英语首先得从听力入手。小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制定相应的策略,把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上。笔者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进行了长期实践,探索出优化英语听力教学、激活学生理解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1. 培养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听不感兴趣,可以说是听力教学的最大障碍。因此,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对听的兴趣方面花大力气,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兴趣。

小学英语听力的培养宜视听结合。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情境,模拟情景。因为有些听力内容较难,学生跟不上所听内容的语速,听不懂,学生当然不感兴趣。这时教师适时地出示一些提示性的图或肢体语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多媒体创设模拟情景,都可以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降低听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听的欲望和热情。

小学英语听力材料的内容应是有选择性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各类材料的偏爱比例是:小故事83%;英语歌曲80%;人物介绍32‰ 对话7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小故事有情节,学生容易接受;而对话一般较贴近生活,也较易理解;英语歌曲则因为其旋律优美、歌词简单、容易模仿跟唱而颇受学生欢迎。学生正处在求学的最佳时期,教师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让他们接触一些健康有益的英语小歌曲,听一些短小精悍的幽默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听的兴趣,又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2.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营造习得环境 在课堂上,学生听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英语是提高英语听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用英语教英语已逐渐成为英语教师的共识。不仅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对答、讨论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也要使用英语;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尽可能使用英语。营造英语习得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当然,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根据不用的年龄段使用具有可接受性的英语。

3. 精心安排内容和时间 教师在每个阶段的教学都要精心选择合适的材料,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原则,从语音、词汇到短句,从短句到长句,从长句到短文,从短文到临场对话。有些老师把听力课上成了听力测试课,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感压抑,反应冷漠,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应该适时更换听的内容、改变听的形式,听的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幽默小故事、笑话、英文小诗、英文卡通或英文歌曲等,视听说相结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焦虑、沉闷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口语多、语言规范、交际性强的材料,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应变能力。听力课宜采用短课时,有些学生还没有设置专门听力课,教师可利用英语课前5-10分钟进行省时、高效的训练 。

4. 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训练听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我在学生听力训练的开始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开始接触听力训练时,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词语上,常力求抓住每个词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本人在教学中首先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和方法,缓和学生的紧张情绪。其次,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和渐进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听力训练的过程就是练功夫的过程。练功夫除了需要科学的方法外,还应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功。我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制订阶段听力训练计划,特别是制订出克服困难的针对性练习方案,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满怀信心,不至于在遇到困难时手足无措。

5. 指导学生掌握听力技巧听力课是以传授技能为主的一门课程。它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找出某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使其明白通过对句子的听辨弄清楚正确答案是如何得出来的,从而增强语言感觉,掌握听辨的方法与技巧。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这样,在今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学生就懂得如何去分析它,处理它。例如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即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 组合成的词组意义;能听出同单词在此处的具体义项;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读、典型句型等。又如捕捉关键词、抓主题句、信号词。主题句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太重视细节信息会忽略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即实词,如There is a cat in the box中,cat和box即是实词。在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往往给你提供必要的信息。教会学生如何抓主题句、关键词是提高听力技能的重要途径。

6. 情境教学法贯穿听力过程始终在教学听力过程中,我时刻把握情境教学法,这包括三个阶段:听前准备、听时把握和听后总结。在听前准备阶段,我们应当作好充分准备:一、心理的准备。在听力教学中,有些学生一遇到听力,就会产生焦躁、沮丧和自卑的心里。所以在听之前,教师应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可以先听一段轻松的音乐来稳定情绪,这样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就能够 放松、大胆地做听力练习了。二、预测所要听的内容。听者预测的内容越多,在听力过程中就越为轻松。显然,听力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必须集中精力,抓住关键单词理解大意。不要一味咬住小问题不放,从而因小失大。如关于数字的就着重听数字,关于颜色的就主要听关于颜色的词,对于判断性的题目就抓重点词汇等。在听后总结中,假如我们把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并能促进这“四能”的发展,我们就实现了听力实践的最终目的。因为参与听力实践包括多方面,如词汇、句法、语音、背景知识等。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总结并不断实践,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

7. 创建“英语角”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斯大林曾说过:“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听、说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读和写是在听、说基础之上而产生出来的,所以说口语是第一性的,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而语音又是语言的本质所在,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不掌握语言的声音,语言就不能算其为交际工具。这是学好任何一种语言的共性规律,只有遵循这一规律,语言教学才能取得成功。平时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活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所以我通常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来准备一些小故事,表演一些小的情景剧等等,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好英语,英语角让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同时得到了提高

总之,小学生听力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应因材施教、灵活多样地培养学生良好听力习惯,训练听力技巧,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上一篇:夸张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 下一篇:作文从静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