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氟康唑联合益生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7 04:08:40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氟康唑联合益生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2010年收治的78例为对照组,2011年――2013年收治的随机分成氟康唑组及干预组。氟康唑组给予每次3mgkg的氟康唑静脉滴注,每3天一次。干预组同氟康唑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益生菌每次0.25g,每日3次。结果2010年真菌感染率21.8%,氟康唑组真菌感染率为10.2%,干预组真菌感染率为4.3%,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氟康唑联合益生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有效,相对安全。

【关键词】氟康唑;益生菌;真菌感染;早产儿

.

近年,新生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有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g者。②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③长时间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④各种留置管如脐静脉、脐动脉及其他中心血管导管。⑤静脉营养脂肪乳剂输入。⑥真菌原发定值。⑦其他病理状态如胃肠道疾病、使用H2受体阻滞剂、休克及凝血功能异常等。[1]新生儿真菌感染,尤其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真菌感染是新生儿科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从2011年4月起,应用小剂量氟康唑联合口服益生菌针对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预防真菌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0年4月入住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凡是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住院天数超过10天的即可纳入。

共分成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氟康唑组,C组为干预组。

A组维持原治疗,未给予真菌感染的相应预防措施,是2010年4月――2011年3月。

在2011年4月――2013年3月,随机分成两组:

B组在维持原治疗的基础上抗生素应用1周后预防性给予氟康唑3mg(kg.次静脉滴注,每3天1次。

C组给予同B组的治疗,于应用抗生素同时给予口服益生菌(杭州龙达新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内含有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每次0.25g,每日3次。

真菌感染以口腔黏膜刮擦物涂片、痰涂片、大便涂片、气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找真菌,必要时再行血培养、气道分泌物培养、尿培养及便培养。

三组患儿男女比例、胎龄、出生体重、围生期情况:包括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包括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钙化或老化,脐带问题包括脐带绕颈、脐带脱垂或扭曲以及脐血流情况;SGA和AGA比例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三组应用静脉营养及抗生素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及外科手术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肝功能损伤情况比2结果

真菌感染病例中:A组:17例真菌感染中,其中鹅口疮7例,真菌败血症6例,呼吸道2例,尿路感染1例,消化道1例,真菌培养以白色念珠菌比例为主。B组:鹅口疮2例,真菌败血症5例,呼吸道2例,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4例,白色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曲霉菌1例。C组:均为真菌败血症,光滑念珠菌3例,白色念珠菌1例。近2年白色念珠菌有下降趋势,光滑念珠菌有上升趋势,给予口服益生菌后鹅口疮发生率明显降低,真菌感染率明显降低,肝功能损伤例数无明显差异。给予同时口服益生菌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3讨论

近年,新生儿真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极低出生体重儿真菌感染的发生率1.6%-9%,而超低出生体重儿感染发生率10%-16%,早产低体重儿由于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不完善,是真菌乘虚而入的一个机会。[2]新生儿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大量的敏感菌株被杀灭,而使体内的真菌菌株得以繁殖和生长,因而诱发真菌感染。[3]而相关医源性的侵入性操作,对于新生儿的机械损害和外源性的污染、交叉感染又使得真菌在体内的定值及感染的机会加大。[4]2011年以来,我院开始在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中使用小剂量氟康唑及口服益生菌,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大大降低了真菌感染率。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肝功能损伤无显著差异性。

本文早期应用的益生菌含有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等,他们都是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成员,经过口服后迅速达到肠道,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促进多种因子如TNF、IL-6、IL-10等和SIgA、SIg的分泌,提高机体全身抵抗能力[5]。抵御外来细菌或真菌的侵犯,降低的真菌感染几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作为人体益生菌,常规剂量下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由于本文样本量小,尚待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陈超.新生儿真菌感染的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3.

[2]Healy C,Campbell JR,Zaccaria E,et al.Fluconazole prophylaxis in extremely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 reduces invasive candidiasis mortalityrates without emergence of fluconazole-resistant Candida species[J].Pediatrics,2008,121(4:3-10.

[3]王虑,刘绍泽,王胜云,等.广谱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紊乱诱导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306-309.

[4]葛品,王子敬,林海.氟康唑针预防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0:783-784.

[5]孟战备.金双歧治疗要幼儿抗生索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78.

上一篇: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