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17 12:54:02

96例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探究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在早起康复中应用的效果[1]。方法 选取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神经功能康复的早期训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对神行功能康复的早起训练后,在运动能力方面、日常的生活能力等方面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在早起康复中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果,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2]。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干预;早期训练

脑卒中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一般患者为中老年患者,该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较大,患者出现残疾甚至死亡的可能性很大[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疾病也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治理,然而,虽然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致残率仍然可以达到70%~80%,患者致残后将会给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造成十分沉重负担[3]。进来以来,我国的护理干预发展十分迅猛,康复治疗思想也如火如荼,此类措施的实行大大地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对于患者恢复自身的只提供能有着显著的效果。根据我院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具体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96例,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96例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了CT诊断,均证明为患有脑卒中疾病的患者。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46例,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42~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9±13.8)岁,其中有16例患者为脑出血,30例患者患有脑梗死;观察组患者有50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39~66岁,平均年龄为(45.6±14.1)岁,有18例患者患脑出血疾病,另外32例患者患有脑梗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我院常规的脑卒中疾病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神经功能康复的早期训练,在入院1个月左右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价[4]。

1.2.1维持患者肢体功能,保持相对舒适的 由于脑卒中疾病会造成患者出现致残现象,因此,对于肢体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而科学合理、相对舒适的则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条,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以维持患者的肢体功能为前提条件,护理患者采取相对舒适的,另外护理人员可对患者提供护理棉垫等,垫在患者需要垫棉垫的部位,保证患者在进行肢体功能恢复时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阻碍。

1.2.2为患者创造舒适的治疗环境 近年来我国医学领域倡导人文关怀,即对患者治疗要考虑人性上的关怀措施,而为患者创造出舒适的治疗环境,能够使得患者的身心处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对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5]。

2结果

当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入院1个月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检查,见表1、表2。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无论是在ADL上的Barthel指数进行对比还是Fegl-Meyer积分上的对比均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就此可以肯定,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有着不错的效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帮助患者加快恢复速度,提高生存质量[6]。

3讨论

在脑卒中患者神经系统的症状停止进展48h后,可以开始对患者进行治疗,脑卒中疾病的致残几率很大,因此,进行护肤治疗的时间越早,恢复效果也就越好,越早地刺激脑细胞进行代谢功能,则能够越早地建立出新的联系网,更早地恢复字体的功能[7]。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并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使患者能够尽早恢复肢体功能,避免自身致残等现象出现,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当前医学领域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8],能够使得患者于护理人员之间的互动更多,在护理中将疾病的护理知识以宣教的方式传授给患者,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

笔者认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制定出更加优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大力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敏,董英,孙永霞,等.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A].护理杂志,1008-9993(2006)03-0001-03.

[2]脑卒中综合规范临床(内科)诊治研究方案6协作组.规范治疗急性脑卒中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21-22.

[3]叶红晖,孙涛,刘春燕.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附13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2002,37(4):33-34.

[4]法凤萍.康复治疗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B].临床研究,1671-8194(2013)10-0268-02.

[5]陈海光,李学兰.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7):62-63.

[6]梁志,赵超男,董云英.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3,17(11):1249-1250.

[7]赵晶,葛存兴,张凤侠.孕妇临产前(38周后)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82.

[8]吴春华.凝血源项常规检查在临床各科室应用的探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3(4):494-495.

上一篇:头部穴位留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氟喹诺酮类药物门诊应用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