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应用

时间:2022-10-17 12:37:31

MR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应用3.0T磁共振SWI序列,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资料并与常规序列进行对照。结果:SWI序列显示病灶数目明显多于常规序列,SWI序列发现病灶159个,常规序列发现病灶72个。结论:SWI序列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率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88-0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 CA)属于先天匿形性血管畸形,多为单发病灶,Osborn等[1]认为约1/3患者表现为多发病灶。CA是发生在毛细血管水平的血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具有遗传倾向[2];临床表现随部位而异,多以癫痫、头痛、肢体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40岁左右,儿童少见,男性多于女性[2]。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性的差异产生图像对比,通过运用高分辨率扫描,相位图像、蒙片和最小密度投影等技术,清晰显示脑内静脉系统,对含铁血黄素沉着,矿物质沉积等顺磁性物质非常敏感[3];本文采用3.0T磁共振磁敏感(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检查,与常规序列进行对比,探讨磁敏感在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8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2例,女6例,(其中包括母女一对,母子一对),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6岁。

1.2临床表现:癫痫7例,头痛6例,肢体麻木无力3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

1.3MRI检查:采用GE signa 3.0T HD xt MR系统,8通道线圈,行常规MRI(横断位 T1-Flair、FSE-T2WI、FSE-T2-Flair)和SWI检查,ADW4.3工作站进行SWI图像后处理。扫描参数和序列如下:SWI:重复时间(TR)Minimum,回波时间(TE)26ms,视野(FOV)20×20,激励次数(NEX)1,矩阵,320×224,带宽15kHz,层厚2mm,层间隔,0;T1-Flair:重复时间(TR)1750ms,回波时间(TE)24ms,视野(FOV)24×24,激励次数(NEX)2,矩阵320×160,带宽,31.25kHz,层厚7mm,层间隔1mm;FSE-T2WI:重复时间(TR)6300ms,回波时间(TE)108ms,视野(FOV)24×24,激励次数(NEX)2,矩阵,256×224,带宽31.25,层厚7mm,层间隔1m;SE-T2-Flair:重复时间(TR)8000ms,回波时间(TE)120ms,视野(FOV)24×24,激励次数(NEX),1,矩阵256×224,带宽31.25,层厚7mm,层间隔1mm。

2结果

2.1SWI与常规序列显示病灶数目及大小:CA在SWI序列上及常规序列上大部分主要表现为多发“爆米花”样或“桑葚状”高低混杂信号周围包绕低信号“铁环”征。8例CA患者中,SWI序列共检出159个病灶,常规序列共检出72个病灶。在直径≤1cm的病灶中,SWI序列检出38个,常规序列共检出17个(图1-5);在后颅窝(脑干/小脑)病灶中,SWI序列共检出13个,常规序列检出7个;最多的1例CA患者,SWI显示25个病灶,常规序列显示12个(图6-9)。

2.2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在SWI图像上及常规序列上的表现特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在SWI图像上的信号表现为:(1)边界清楚的圆形及类圆形完全低信号影;(2)呈斑点状、条状、“爆米花”样或“桑葚状”高低混杂信号影并灶围绕低信号“铁环”。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在常规序列上的典型信号表现为“爆米花”样高低混杂信号影,灶周可见低信号“铁环”。本次研究发现SWI图像上显示完全低信号104个,显示呈斑点状、条状、“爆米花”样或“桑葚状”高低混杂信号影并灶围绕低信号“铁环”55个;常规序列显示病灶72个。

图1-5为同一患者,图1:T1WI显示双侧额叶及双侧枕叶可见点片状低信号影;图2:T2WI显示右侧额叶及左侧枕叶可见点状低信号影,右侧枕叶可见点状高信号影,左侧额叶可见“爆米花”样高信号影并周围可见低信号“铁环”;图3:T2-Flair显示右侧额叶及双侧枕叶点状低信号影,左侧额叶片状低信号影;图4-5:SWI像显示双侧额顶枕叶可见点状及“爆米花”样低信号影,病灶显示明显多于常规序列。

3讨论

3.1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基础及临床表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匿性血管畸形,是一种不完全外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具有家族遗倾向[2],临床表现随部位而异,多以癫痫、头痛、肢体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CA是比较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可发生于颅内的任何部位,约77%位于幕上,23%位于幕下[4],目前多认为是起自毛细血管水平的血管畸形[5]。组织学上CA由缺乏肌层和弹力层、衬以内皮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血窦构成,血窦间无正常的神经组织,病灶内没有正常脑组织,因此一般没有粗大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6]。CA病灶内可见到不同期龄的出血,血窦内可见凝固和半凝固的血块,血管壁上有不同程度的钙质沉着[7]。由于病灶反复多次少量慢性出血,多数CA周边可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的“铁环”,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宽,典型的颅内型CA表现为低信号环围绕的“爆米花”状或“桑葚”状混杂信号影,但由于病灶小、慢性出血且量较少,有时在MR常规序列上不易显示特征性的征象,需依赖SWI序列。

3.2SWI的成像特点及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上的影像表现:SWI采用全新3D梯度回波进行数据采集,其特点是三维成像、高分辨率、薄层扫描[8]。SWI是利用了磁场的局部不均匀性所引起的磁化率效应,而感应磁化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所施加的磁场和分子的磁化率。SWI的基础便是磁场中不同物质的磁化率的差异,不同磁化率的组织能够导致感应磁场的变化,而这种磁场变化会产生2个作用:第一种作用是导致成像体素内的质子去相位,缩短T2*弛豫时间,进而导致信号降低,产生对比,形成SWI的强度图(magnitude image);另一种作用是导致质子本身进动频率改变,使不同组织产生相位差异,进而产生相位图像(phase image)[9-11]。SWI常用的重建方法是最小信号强度重建(mIP)[12-14]。海绵状血管瘤的SWI表现多为低信号影,这是SWI的成像原理所决定的;但是由于出血时间的不同,在低信号中会出现点状、条状、“爆米花”样或“桑葚”状高信号,周边环绕较宽的低信号环,出现明显的“铁环征”。

3.3SWI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诊断的敏感性及临床诊断价值:通过本次研究发现,SWI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显示明显高于MR常规序列,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使病灶显示更加清晰,病灶内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也可以清楚显示; 特别是可以发现常规图像不能显示或不易发现的小病变。结合常规MR扫描序列及临床病史,可以更准确的了解瘤灶数目、部位、大小及瘤灶内细节部分特征,特别是在常规MR检查中表现不典型或者阴性的病灶,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诊断、治疗前明确定位以及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上一篇:近红外线透照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 下一篇:8岁以下逆规散光性弱视儿童视知觉疗法与传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