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性价比了,好吗?

时间:2022-10-17 12:10:58

我现在看好物推荐评论最看不上的就是谈性价比的人,正如我绝不会把自己的人生大事放到相亲桌面上去解决是一样的道理:谈性价比的购物哪有什么享受可言啊?

这回到一个很哲学的问题: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人和机器拼逻辑和理性差得远,但机器缺少人的非理性,也正是这个使人成为人,也就是所谓的感情,不合逻辑但合乎情理的选择。同理,只有那些能够攻占你感情的物品才真的是成功的设计,而不是什么狗屁性价比。

性价比就是山寨机,是打折的特惠商品,是那种除了“性价比”之外什么优点都没有的孬货。如果你只考虑性价比……你基本不可能是活得最快乐的那一群,因为活得快乐本身性价比就极低。我啊,从感性到追求性价比, 再回到抛弃性价比,其间经历过很多大小故事。现在我对非理性的消费再不自责―嗯,不是简单地因为我比以前有钱了些,更多的是来自对自己的欲望的宽容,这真没你想得那么危险、那么不好。

王尔德那句“唯一抗拒诱惑的方法就是屈服于它”, 是过分了些,但又功不可没。我的衣柜在这一两年几乎把旧的东西扔掉八九成,原因就是我实在受不了以前那些讲究性价比的决定,它们什么都好,就是我不喜欢,无法让我在见到它、穿上它的时候激动、幸福。这样仅仅是不过敏、不走光、不会塞不进的衣服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成为一个诤友眼中这样的人:你这辈子也就到这儿了,真是个没出息的家伙!

追求性价比反而会让人变懒变迟钝。我有个好友麻宁,我至今记得她的衣橱几乎一件“百搭款”都看不到, 而是充满了各种色彩、各种风格、需要实实在在搭配功力的单品。百搭款虽然经典,但绝不出挑,我看着她的衣橱脑袋快要死机,难以想象自己面对这柜子衣服如何做得到从睡醒到出门只需要半小时。结果是什么?就是我一年四季的衣服只有长袖短袖的区别,颜色基本变化不大―黑白灰,像是老照片里的鬼,而麻宁像是一天一套衣服,穿得跟小公主一样,今天荷叶边小外套,明天一身热烈大红。

很多人会说,不谈性价比的结局就是冲动购物买了很多自己根本用不上的东西―不谈性价比和冲动购物并不完全一样,其区别就像我有100万只买10万筹码和只有10万买10万,经济实力肯定决定了这种气度,所谓“选择困难症的原因是穷”是有道理的哦。例如我曾经被森津千里的衣服外表蛊惑买了两三套,结果穿上身简直就是滑稽加愚蠢,怎么办?如果我能够豪爽扔掉那就叫不谈性价比,如果置装预算用光了只好忍痛穿出门这就叫冲动。唉,世界残酷死了啦!

我们现在不考虑有没有钱,如果只考虑性价比,你会买一台要价900元的爱立信复古电话吗?你会买一只不知能用几次的手抓包吗?或者花1000块钱买一个马头洗手液按压壶?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任何性价比可言,它们唯一优于别的同类产品的地方就在于:你第一次见到它就心动了,忘不了它,你被它的独特和美彻底征服了。

纯理性的生活真没什么好标榜的,它就像一顶没有宝石的皇冠,再精致也不会熠熠生辉。就像我会同情那些从没投入不顾死活爱一场,直接把自己三围体重工作户口情况放相亲桌上的人―一个人把安全感底线当成生活目标,这才是真的堕落。证明1+1=2有什么用啊,这些事情别人做就好了。

我纠正妈妈的购物习惯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超市买水果从考虑“哪个新鲜又打折”到考虑“哪个水果我今天最想吃”,买衣服从考虑“我会常常穿吗”到“这件衣服会不会让我看起来焕然一新”,选旅游目的地从“当地有中餐和导游吗”,到“哪里有我在梦中或电影中最好奇的景观”,尊重自己的非理性,完全和笨不相干的,好吗?

性价比是底线,你如果总在考虑它,就说明你还在贫困线挣扎,无论是钱还是精神―请接受这个无情的事实吧,么么哒,思密达!

上一篇:科技巨头抢滩物联网 下一篇:四导作业:组织阅读教学进程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