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时间:2022-10-17 11:03:03

探讨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摘要: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如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人际交流沟通等的能力。本文探讨在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关键词:工作任务;关键能力;实训教学

一、常规实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常规实训教学的过程是:第一步入门指导。在入门指导中,教师讲解实训的原理,再给每位学生分发实训工具、器材,然后教师演示实训过程。学生只要按老师所讲的、所做的步骤自己动手再做一次就能完成实训内容。这种情况相当于是教师“手把手”教会了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初次接触的实训项目、或者主要是练习手法、工艺等的项目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是设计类的、注重思维训练型的教学项目,长期如此,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为在整个的实训过程中,老师已经把要走的路都已定好,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一切按老师说的或做的去做,就能完成任务。学生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老师刚做过的再重复一次而已,最多只能说是得到了动手的机会,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如果说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就无从谈起。

二、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教学

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突出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按工作任务的需要来制定方案,培养学生思考完成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把实训项目设计成一项合适的、相当于实际工作中的、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完成的任务,把这项任务交给学生去做。教师在上课时只要讲清工作任务和要求,以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即可。至于如何去完成,采用什么方法,甚至需要什么工具和设备都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思考。因为在实际工作当中,接到工作任务后,一般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去做,而是靠自己想办法、定方案,上司要的是符合要求的最后结果。因此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教学,是完全模拟现实工作中的情景。教师相当于公司中上司的角色,把学生分成各个项目组,每个学生都是组内的一个成员,地位可以是项目经理、工程师或者是工人,大家既分工明确又要互相合作。上司只是作宏观的指挥和一般的监督、指导作用,具体的工作要靠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去完成。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地位是次要的,工作简单了。工作流程是:布置工作任务监护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当学生觉得有困难时给出适当的提示最后验收结果,对结果进行点评。但是学生的地位变成是主要的,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要合作。工作流程是:接到工作任务制订完成任务的方案和步骤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和设备按步骤、按要求完成工作描述自己的工作成果。在上述的几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制定一个合适的方案和步骤”。此时学生们要开动脑筋,收集在理论课时老师所讲过的知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到一个诸葛亮。强调的也就是合作和沟通。这样很自然地就能把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当任务完成后,学生们会有很大的满足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小组讨论方案时,老师可以适当地参与,给出一些提示或指出一些不足。这样做的目的是:①不要让学生觉得任务太难,完成不了任务而失去信心,②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长期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会做,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带领一帮人去做。

三、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制定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制定是否合理是这个课程成败的关键。首先是难易的程度。如果制定的太难,看完了题目后,大家都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学生会觉得自己学习不行,容易失去信心,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能参与,所以没法完成任务。如果太容易,几乎不用思考,马上就能完成,则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有的同学会觉得事情就这么简单,放松今后的学习。最好的难度是一看到题目后,就能想到大概的方法,但要去完成的话,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比如去查资料,去讨论。也即要让学生觉得有希望,但要努力。当然也可以先易后难,先培养兴趣,再提高难度。但是对于有一定难度,综合性比较强的任务,老师最好要提前布置任务,并给出相应的提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最好是课前就已定好了方案,上课是只是进一步的验证和调试的过程。否则,实习的时间就不好控制了。

其次,要围绕所学的内容制定工作任务,实训的目的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不能用非所学。

第三,是任务的实用性,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要让他们觉得是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某个问题,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容易理解,不要觉得离自己太遥远,更不是在玩游戏、玩概念。因此要求老师要有丰富的实践工程经验。

2、在巡回指导中要“放”要“紧”

所谓“放”,就是给出控制任务后,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去制定方案,确定完成任务的步骤。老师只是巡视检查和提供必要的服务。只要在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让学生大胆去做、去试。但也要“紧”。就是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视学生的操作是否会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因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事是不可预知的,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出问题。比如对于通电操作,在通电前,一定要经老师确认接线正确且在安全操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3.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基础好的同学把所有的事都做了,基础差的同学只有在边上看的份。此时老师要出面,给他们一些分工,让大家都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每个人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每个人才会有归属感,才能培养团队精神。

4.结束指导中的点评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忽视。因为在分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一组都会觉得自己是做的最好的,其实每一组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此时需要老师从更高的层面进行总结,让大家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长处,这是相互学习的一个最佳方法。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点心得,在结合学生今后职业特性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任务式的实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今后的职业特性和职业要求,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对今后的就业充满信心,为学生在今后激烈竞争的职业生涯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让小学数学课堂凸显生活趣味 下一篇:如何有效提高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