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学生坐着回答问题

时间:2022-10-17 10:23:23

请让学生坐着回答问题

现如今课堂教学中,当老师提问时,想要回答的学生就会举起手来,得到允许后才会站起来,回答后才能坐下,这是多少年来中国课堂教学的老规矩,这种见怪不怪的事并没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但从教多年,一些现象却引起了我对这一传统规矩的思考。

现象一:被遗忘。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们更多的是想自己下一步该怎样说、该怎么做。往往把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给遗忘了。胆子大点儿的学生见老师忘记了,站一会儿之后会自己找机会坐下去。而胆子小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许可,就一直站着,等老师发现某个学生还站着时,才意识到刚才没有示意他坐下,然而这个孩子已经尴尬地站了好长时间了。

现象二:自身紧张感。传统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守规矩,老师提问,学生举手、起立、回答问题。这一系列规范动作束缚学生的思维,也许这个时候教师还想要检验教学成果,会提问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这些学生站起来,很紧张,造成大脑“短暂性空白”以至于问题回答不上来,通常情况下老师会转移目标,寻找下一个回答问题的人,这位回答不上来的学生就被老师遗忘了,老师没有示意他坐下,他自己也因为害怕紧张不敢坐下,从而导致一节课一直站着。

每当这样的现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便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回答问题就一定要站起来呢?坐着回答难道不可以吗?

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国外教育中有个比较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大都处于比较自由状态,即便回答问题或者向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随意地坐在座位上,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思维一般比较活跃,相比之下,中国这种传统循规蹈矩的课堂让气氛显得有些沉闷,也让不少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看客或者旁观者。同时,我还发现一些教师对这个问题已经开始探索。了解到这些,我心里有底了,既然站起来回答有这么多“障碍”,那就坐着回答好了。于是我和孩子们约定,回答完问题后自动坐下,不要等待老师的指令。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让学生“罚站”。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的时候,孩子们异口同声“耶”差点把屋顶给掀翻了,我知道他们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从这以后,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回答问题时不需起立了。刚开始,有些学生还有些不习惯,因为站着回答问题,并且回答问题之前要举手,已经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现在坐在座位上回答问题,对于传统课堂来说不仅是挑战,还是创新。

渐渐地,学生开始适应这种看似散漫却更加活跃的课堂了,而变化更大的,是整个课堂的气氛。更让我欣喜的是,那些拘谨、内向、胆小的学生慢慢开始主动回答问题,有时还回答得相当精彩,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坐着回答问题,成了我与学生自由沟通的桥梁。学生学得轻松,我也收获许多,这其中就包括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等,让我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学生,并能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你可以坐着回答”原本只是无奈之举,没想到竟然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越是高年级学生越怕举手,逼得老师经常“赶鸭子上架”。当初担心此举会招来离经叛道之议的我,现在不再彷徨了。“你可以坐着回答”成了我和学生的一个约定。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这样一个敢想敢说的课堂,还有什么值得顾虑的呢?

一个小小的变化,为什么会带来这么大收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首先,请学生坐着回答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连贯。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也许挪动一下凳子站起来更舒适一些,站姿更自然一些,特别是那些胆小、羞怯的同学会因为这些原因,迟疑一下,分散注意力,造成思维中断,原本能回答好的问题,有可能一时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清楚。而坐着回答问题,省去中间环节,学生考虑的只有问题本身,回答问题会自然流畅得多。

其次,请学生坐着回答问题,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从心理学来讲,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在紧张时出现暂时性遗忘,或所谓的“一时语塞”,脑中一片空白。学生站着回答问题,能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显示对教师的尊重,但容易营造紧张严肃的气氛,学生思维受这种紧张氛围的影响,特别对内向学生来说,他们会因为害怕站起来而不敢举手发言,怕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好而出丑。让他们坐着回答问题,学生的顾忌会少很多,他们不会觉得同学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过于集中,心理压力自然少了许多。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教师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走向学业成功。具备这种氛围时,学生才有可能主动质疑、提问、讨论并迸发出智慧火花。”

最后,请学生坐着回答问题,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课堂上不拘泥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更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更容易暴露出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最大限度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拥有丰富的教学再生资源。可以说,让学生坐着回答问题,让教与学实现了“双赢”。

请学生坐着回答问题,其实是对学生多了几分尊重、宽容与爱,当我们一次次呼唤着“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时候,不妨从请学生坐着回答问题开始。

上一篇:无界?无序? 下一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