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时间:2022-10-17 10:02:48

摘要:目的 使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关托洛尔缓释片的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2例纳入本次研究,并依据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同时对比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得到的治疗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方面于治疗结束后其心绞痛改善总有效情况为96.1%,显著要优于对照组68.6%(P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美托洛尔缓释片;麝香保心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存在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属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若未能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还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等诸多恶性病症,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探索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2016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2例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半月内服用过B受体阻滞剂者;②充血性心力衰竭者;③支气管哮喘患者;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并依据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皆为5l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7±5.1)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9-70岁,年龄平均在(55.1±4.2)岁。不同组间患者的数据差异经检验之后证明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使用传统西药口服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20mLg/次,2次/d;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20 mg辛伐他汀,每晚1次,口服。

1.2.2观察组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美托洛尔缓释片12.5 g,2次/d,随着患者耐受的变化逐渐将口服剂量加到25 mg,2次,d;2粒麝香保心丸,3次/d,口服。

两组患者皆予以为期2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102例患者心绞痛发生的主要症状、发作的次数以及发作持续的时间、心电图变化。①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l引:用药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消失或者是基本消失,日消耗硝酸甘油量较之于用药前减少超过80%为显效;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可见有减少,每天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与治疗前对比减少介于50%~80%间为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并未有明显减少,且日消耗硝酸甘油量较之于治疗前减少低于50%为无效;②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至正常为显效;虽然于治疗之后患者心电图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到1.5 mm之上,但是并未恢复到正常为有效,上述各项标准皆未达到者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关于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发作次数情况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相关资料,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与x2检验,得到为P

2.结果

2.1不同组间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 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见表1,观察组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6.1%,显著要比对照M的68.6%高,经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状况的对比 经治疗后,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皆有很大程度的缓解,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皆要少于对照组(P

2.3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状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见表3,观察组患者改善总有效率86.3%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改善的66.7%,数据差异检验之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是基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导致影响到局部心肌正常血流量形成的,需立刻做出有效的处理。

美托洛尔缓释片可在减慢心率的作用下延长心室舒张期,继而增加心肌血流的灌注,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力,继而有效作用于对心绞痛的缓解。

麝香保心丸中药方组成包括麝香、肉桂、蟾酥、人工牛黄、人参提取物与苏合香、冰片。存在益气强心之效果。上述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起到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的有效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改善情况以及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疗效确切,可在临床进行积极的推广应用。

上一篇:2012―江苏省临俭中心肿瘤标志物及内分泌项目... 下一篇:人附睾蛋白4与血清CAl25联合检测用于卵巢癌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