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回家路上保健康

时间:2022-10-17 10:02:40

行――回家路上保健康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一到过年就要赶着回家了。回家路上也有很多要注意的,这些都应当提前做好准备。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如飞机、汽车、火车,都容易出现晕车、晕机,也容易因为环境拥挤,空气质量差而出现某种“压迫感”。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事情呢?

乘飞机当心“航空性中耳炎”

乘坐飞机时有些人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例如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耳痛及耳鸣等;有的人会觉得剧烈眩晕,天旋地转感,伴恶心呕吐,更有甚者可出现休克。乘坐飞机发生的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航空性中耳炎”。

在人的中耳与鼻咽部之间有一弯形而狭窄的管道,称为咽鼓管,此管一端开口于中耳鼓室,一端开口于鼻咽侧壁。当飞机上升时,外界气压减低,这时你可能会感到耳膜有轻微的鼓胀感;而飞机下降时,外界压力逐渐增加,此时你可能会觉得耳膜有被压迫感。负压增加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中耳气压损伤,甚至鼓膜充血破裂,严重的甚至出现耳膜穿孔、失听。

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有效措施是张嘴和吞咽。嚼吃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办法, 所以航班上服务员一般都忘不了给每位旅客送一小包包装精美的糖果, 这道理就在其中。嚼几粒糖果,或嚼几块口香糖使咽鼓管张开。若感觉症状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呼气,让气流冲开咽鼓管进入中耳空气腔而消除耳闷、耳重、耳痛等症状。

乘汽车防晕车

生活中常有些人坐上汽车后没多久就觉得头晕,上腹部不舒服、恶心、出冷汗,甚至呕吐;尤其当汽车急刹车、急转弯或突然起动时更厉害。晕车是旅行中最常见的疾病,那么如何预防晕车呢?

加强锻炼身体晕动病多发生于前庭器官比较敏感的人。因此,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

充分的睡眠乘车的前一晚应有充分的睡眠。

吃点东西乘车前一定要吃点东西,不要让胃空着,但尽量避免不易消化、油腻及刺激的食物,如蛋、咖啡等。

行程中不要看书或杂志上车后双目注视远处,少看近处物体,尽量看远方的风景。闭目养神也可减少晕动病的发生。

最好带上防治晕车的药物如乘晕宁(眩晕停)。在乘车、船前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1至2粒,小儿酌减。

放松心情克服心理障碍,放松自己,与人聊天或唱歌。

束紧腰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过分在体内游动,有助于预防晕车病发生。

试试小办法新鲜生姜1片,贴于神阙穴(肚脐),用伤湿膏盖贴, 同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手腕处),用手指轻轻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鲜姜,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喝加醋的水或口含柠檬,可以改善想吐及头晕的状况。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火车谨防旅途精神病

春运将至,工作的人们陆续返乡。由于旅客之间相互拥挤、干扰、碰撞、紧密接触,极易使人的情绪产生波动,引起急躁、紧张、烦恼、易怒等表现。同时,旅客还要长时间保持特殊的姿势,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骨骼不能伸展,极易产生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过度的疲劳和体力消耗可以导致精神活动障碍,易发生“旅途精神病”。表现为反应迟钝、说胡话、出现幻觉等,总觉得有人想迫害自己,于是出现攻击或逃离等行为。

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发生类似“旅途精神病”的悲剧,希望外出乘火车时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避开春运高峰期在乘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长途旅行要备足食物和水,安排好行程,准备一些应急的药品等。

临行前一天要休息好

切忌因情绪激动而影响休息,因睡眠不足会造成疲劳。途中应多吃水果、多饮水,使机体始终保持正常状态。

旅途中要做好自身调节学会闭目养神,排除精神紧张,保持舒畅、轻松的心情。经常调整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失衡,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车上人多时,争取能靠近窗户透透空气,活动活动身体。没有条件时,可以在脑门上抹一些风油精提提神。

最好结伴同行以便相互照顾,减轻心理压力。同游伴进行交谈,彼此沟通感情,使旅途中多一些欢乐,少一些烦恼。

小贴士

自驾车要注意安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拥有了私家车,有的家庭选择自驾车回家。在这里告诉你:自驾车回家要注意安全。

在出发前别忘了检修汽车,看看车是否漏油、缺不缺水等,刚学会开车的司机,不要自驾车,对车不熟悉,对路况不熟悉,很容易出事故。自驾车出游还应必备修车工具、照明工具、通讯工具等生活用品及绷带纱布是医用品,以防备用由于春节的走亲访友,休息不好,造成体力下降,产生疲劳,驾车易发生事故。在此提醒你,不要疲劳驾驶,为防止疲劳驾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驾驶车辆长途行驶的驾驶员,在前一天晚上,不要玩得太晚。

开车时间不宜太长,掌握好持续开车的时间节奏,长途行车,一般应在行车两小时左右停下来,离开驾驶室,到车外活动几分钟,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变换姿势。行车中如感到疲劳犯困,应立即停车休息,待体力恢复后,再驾车前行。

上一篇:传统过年,年味多 下一篇:年夜饭应当怎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