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德育教育,教好小学数学

时间:2022-10-17 08:31:52

渗透德育教育,教好小学数学

摘 要: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47-02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新课标中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真谛。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学生心灵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能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在数学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德育素材。语文课的内容本身就有“文道结合”的教学要求,而数学课表面看只是概念、图形和“苍白”的数字,似乎较为枯燥,很难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其实,小学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尤其是教材中搭配有很多的阅读资料“你知道吗”,其中就介绍了很多中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如在教学《统计表》一课时,我把“节约用水”的德育因素隐藏在统计表中。通过观察统计表,计算统计表中的数据,学生发现本地的用水量普遍偏高,节约用水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2、通过课堂互动,开展德育教育。学校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阵地之一,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丰富,也是最根本的德育工作之一。小学数学课从来都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还具有着更为重要的德育教育的职责与功能。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不能再是往时的说教,而是通过教学结合、课堂互动,以鲜活的课堂教学形式“寓德于教”、“寓教于乐”。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认识平均分”一课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6只荔枝,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吃,你准备怎么分?为什么?”在我的引导下,有学生说:爸爸1只,妈妈1只,我吃4只。也有学生说:爸爸2只,妈妈2只,我自己2只。还有学生说:爸爸3只,妈妈2只,我自己留1只。最后,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学生竟然说:爸爸3只,妈妈3只,我不吃,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所以,我要全给他们。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除了教授学生有关“分”和“平均分”的数学知识外,还渗透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感恩教育的良好习惯。

3、开展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我们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如在讲解二年级教材中的《回收旧电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回家后统计自己家庭成员乱扔电池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乱扔旧电池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我该怎么办。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环保教育。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家小故事比赛、数学趣味问答等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4、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实践渗透。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否则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立足生活实践,充分把握好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比例尺”时,我课前向学生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的重要作用,之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住址和学校画在一个简单的图上。在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甲乙两同学共浇一片地,甲单独做6小时可以完成,乙单独砌10小时可以完成,甲乙两人共浇几小时可以完?”这样把所学新知识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明确了实践的重要性。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德育渗透与数学教学是水融的关系,思想与精神应是有机的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渗透”二字,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此外,还要注意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

诚然,小学数学课的德育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份。我们只要在教学中立足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挖掘、捕捉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正确引导学生,不失时机地将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知识教学、智能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到位,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教育的熠熠火花,照亮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在学习数学中,学做人、学思想、学求知。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普布永措.德育教学如何渗透进小学数学课堂[J].太原:中学课程辅导,2013(22)

[3] 张桂华.小学数学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点滴谈[J].太原:新课程学习・上,2013(11)

[4] 金美琴.如何促进有效的数学交流[J].上海:小学数学教师.2003(12)

上一篇:关于敬畏和坚守教育规律的一些认识 下一篇:仿写有助于初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