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时间:2022-10-17 08:14:14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1.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

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题目解读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

2.走近作者鲁迅。

3.相关资料阿长。

4.关于《山海经》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______集《 》,作者鲁迅,原名______。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

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 惧惮( )粗拙( ) 掷( ) 震悚( )

chuāng( )疤 孤shuāng( ) jié( )问 pī( ) 雳

3.明察秋毫(辨别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绰( ) 灸( ) 拙( ) 帖( ) 既( ) 悼( ) 炙( ) 绌( ) 贴( ) 即( )

4.选词填空

我想我______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 不放炮, 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A.也 更 又 B.又 也 更

C.更 也 又

5.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⑴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______(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______(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______(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⑵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______(张开、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______(摆成 、摊成)一个“大”字, (挤、压)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______(烘、烤)得那么热。

【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2.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3.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精讲质疑】

学习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部分。(19—27)

1.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2.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3.“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当堂训练,反馈评价】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的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

时间:______,地点:______,主要人物:______(用文中词语填空)。

⑴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对他们说话时的______。

⑵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

2.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3.“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

4.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什么写法来表现的?

5.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小结深化,作业设计】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段不超过300字的小短文写下来。

(作者单位:628200四川省旺苍县五峰中学)

上一篇:让孩子从教室布置中感受生活的色彩 下一篇:浅谈如何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