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好记叙文

时间:2022-10-17 08:07:35

浅议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好记叙文

【摘要】记叙文讲生动形象,而要做到生动形象,就必须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好的文章素材,就是通过作者细心观察得来的,离开观察,谈作文,那就成了一句空话。

【关键词】记叙文 兴趣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57-01

小学生最不爱写作文了,一遇见作文就头疼,为了支应差事,不是背写一个,就是胡编乱造,根本就上不了层次,也就极个别天赋高的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好好的写。因此,指导小学生写好记叙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描述。

记叙文讲生动形象,而要做到生动形象,就必须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好的文章素材,就是通过作者细心观察得来的,离开观察,谈作文,那就成了一句空话。因为要想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就必须深入生活,仔细观察。闭门造车,瞎编乱造,脱离了生活实际,只能停步不前,学生是写不出有生命力有质量的作文的。为此,我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描述能力,反过来,通过学生的描述,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是否仔细。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通过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我在教学中侧重训练。先通过仿照学生常做的练习缩句扩句练习,训练学生逐渐将事物具体化,特点化,生动化,形象化。我在班内组织了多种单项训练,以此来强化学生抓事物特点描述的能力。例如,看图片,写文字。我将训练内容,做成ppt,按教学顺序依次播放。内容是对一棵树逐渐详细的展示。第一张图片是一棵只显示枝干的树。学生们看见第一张图片就写了一句话:一棵树。这个结果就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微笑不语,接着播放第二张图片:一棵开花的树。对此,学生们的答案就多起来了,有的说:一棵开花的树;有的说:一棵树正在开花,花朵有的打着骨朵,有的完全开了。有的说:一棵树开满了花,真漂亮。到这里,我让学生对比这三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们说第二个和第三个比较具体。三个句子都关注到这颗树开花了。可是三句话还欠缺什么呢?我问大家,这可开花的树漂亮吗?大家异口同声巅峰说:“漂亮!”我引导着问:“但漂亮是多说几个漂亮就能让人知道这棵开花的树有多漂亮吗?我们该怎样把这种漂亮传达给没见过这棵树的人呢?你们能试着去形容形容这些花吗?用像……,用拟人等修辞,来传达开花的树给人的美好。大家试试,用什么样的修辞来形容呢?”学生们开始思考,开始仔细观察,发现花朵较大,有的学生就说,一朵朵粉白的花像小姑娘的脸庞。有的说,远远望着着一棵开花的树,像一位穿着粉色衣裙的少女。有的说,它好像在等一个人,来欣赏她。可以说,这些句子,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不再停留在平铺直叙,而是开始运用传神的描绘,将事物的神抓住。这是很可贵的。

二、对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与指导。

片段训练是必须的,就好像所学的武艺,一招一式都要练熟。但最后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这个统一就是能写出一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中心深刻的文章。这可以说就是一种综合能力。对此,教师更应该引导到位。例如,我引导一位学生写一篇反映父母教育苦心的文章,结构布局是这样安排的。题目是《那份不一样的真情》。整体构思是这样的:运用郁抑先扬的写作手法。重点写自己的心理变化。里面涉及到场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第一段是这样的:“好!我又是第一个冲出校门的。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往家赶,不一会就到了小吃一条街,这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这里真是应有尽有:烤鸡腿滋滋的冒着油;炸串们用奇异的香味勾引着我的魂儿;炸臭豆腐香里裹着臭,臭里裹着香……我抗拒着诱惑,骑得更快了,心想爸爸一定为我做了比这好吃一百倍,不,一千,一万倍的美食。”这一段,我指导学生设悬念,并郁抑先扬,让人想象并且也和作者一样期待爸爸给自己做的更高级的美食。常说文似看山喜不平。记叙文就要有起伏,否则就会平淡无味,没有亮点。接下来,就是小作者更进一步的蓄势,写自己在楼下闻到楼里别人家飘出来的香气,不禁浮想联翩,爸爸做的是那种美味呢?是水煮肉片吗?是红烧带鱼?还是糖醋排骨?一想到这,作者上楼的脚步就更急促了。小作者的构思真的是很精致,把读者的心也吊的高高的。这就是为了起到希望与现实落差大的效果。结果呢?进了家,一看,傻眼了:冷锅冷灶,案板上堆着贮备好的一堆原料。这时,读者的心和小作者的心一样跌倒了低谷。

三、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有了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的气息,有真情实感。有一次,学校组织师生在校园拔草,我和同学们边拔草边聊天,竟然发现好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能手,谈起做饭头头是道。于是我说让他们把过程写下来教老师,他们都表现得很兴奋。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另一面,更找到了习作教学的一个小出路。

四、多读多记多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多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记录好词好句,写记叙文一定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另外,我还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下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为写作积累素材。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坚持不懈,从点点滴滴开始积累。一定的写作方法,一般来说,包含记叙文包含两大写作范围――写人和记事。写人离不开事,写事离不开人。所以,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必不可少。此时,指导学生写好这些细节尤为重要。当然,还要根据中心掌握好详略。只要师生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提高小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上一篇:活塞杆质量的工艺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