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

时间:2022-10-17 07:17:36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

一直以来困扰着教师的头号问题是学生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重复的,思维训练价值低,较难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做得厌烦,教师批得也累。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让学习成为学生创造、游戏的乐园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设计个性化作业的缘由

传统作业几乎是教师设计大量的练习题,学生整天“泡”在题海里,让学生机械反复进行计算,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作业设计形式,增加数学个性化作业,能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数学的无穷趣味,启迪学生思维。教师在设计个性化作业时,一定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题绝对不能一味的搞“一刀切”,因为那样容易使后进生从心理上感到学习是一种不可承受的痛苦,从而在主观上有意识地放弃学习。相反,对优秀生来说,也容易,因为题型偏浅而降低自我上进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面临的困难

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为什么许多教师能够接受个性化作业的理念却不能付诸实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氛围影响教师。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改革已深入开展,但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失。许多重点学校在录取新生时还是以分数论高低,不少学校在考核老师时仍把学生的成绩看得很重,这就必然导致老师在教学中两眼只盯着分数。为走捷径,在短期内取得高分,只有让学生机械地做作业,也就是实行“题海战术”。

2、个性化作业实施的困难制约老师。学生进行个性化作业,作业内容不同,作业形式各异,作业完成的时间也不一致,这就给老师的作业批改带来了困难。学生在作业中难免会遇到难题,老师只能一一指导,这又加重了老师的负担。

3、教师心中的顾虑左右教师的行动。许多老师认为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学生就有可能投机取巧,少做甚至不做作业;还有老师担心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学生肯定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作业,薄弱环节始终得不到弥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作业的效果影响教师。在未有系统性的练习册之前,题目都是老师挑选,势必带有教师个人色彩,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作业效果不显著,最后老师只好放弃这种所谓的好作业形式。

三、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

1、加大随堂练习的频率和针对性,解放学生的课余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好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要设计好相关的练习题。现在很多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在课后布置大量重复的课外作业,这样是对学生和教师时间的双浪费。一旦学生在做第一道题时出现错误,那后面的大量重复就是对错误的多次加深。教师在后面的纠正中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就要求教师做到,随堂练,有针对性的练习,并在课堂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的纠正,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解放学生的课余时间。

2、根据学生层次分布,分层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真程度不一样,在一定的教学后,总会呈现一定的分层现象。“一锅端”的作业设计法,是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的。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就要求教师做到,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习进度,分层次设计作业,这里的分层次不是要求教师面面俱到。笔者在操作过程中,一般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对于掌握程度较高的第一层学生,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以预习为主,巩固为辅。对于掌握水平一般的学生,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以巩固现学知识为主,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掌握水平较差的学生,在设计作业时,以现有知识的再学习和旧知识的复习为主。

3、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做到个性化作业批改

教师在进行小学生数学作业修改时,不要单纯地用“对”或者“错”。数学教师可以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的方法,在应用题的批改时,不要简单地看最后的得数,要洞察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一定的批注。这样学生再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就会很快地理出思路。这样的批改方式,也是教学的再次辅助和加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

小学时代是学生打下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相关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笔者相信,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一定会为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贡献力量,为培养更多的优秀数学人才贡献力量。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应对措施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