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如何观课

时间:2022-10-17 07:01:34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如何观课

摘 要: 走进教室去全面、完整、立体化地感受课堂的魅力,是新课程标准对每一个教师提出的重要课},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新r期构建教育理想课堂的前提条件。笔者尝试从本校实施的“新课程背景下小M自主――互助式”学习模式经验,Y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分三个方面――教师、学生、师生互动,聿述教师如何进行观课,以期为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本清源,使之回复本土、返璞归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课堂 观课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130-02

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作为教师,仁者仁、智者智,但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总是期待着这样的情景:一名知识渊博的老师在课堂中融入到自己的学生中间去,和W生平等对话,A心交流,有礼有节,身正儒雅。此时,他已经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他既是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又是一位上佳的导演。课堂上,他能使学生眼里充M着对知识的渴求,互助合作,激烈争辩,深入探究,动而有序,静而有思。他能使课堂真正成檠生的思想之源、实践之基、启智之地;课堂是持续发展之本,能使课堂成为学生体现品质、提升素养、碰撞智慧之所;能使n堂成为奠定W生人生高度的可持续发展之本!这―就是我的理想n堂!

那么对于一节课的评价,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就显得是尤为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观课切入点也需要更新,需要有明确的导向,从而转变教学的理念.,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看教师――改变教师的教W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1.看教师的教态

教态是指教师通过声音、手势和身体运动等变化来改变对学生的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一种方式。这些变化是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感染力的具体体现,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教师如果能正确使用教态变化的技能,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课堂上的教师需要整洁的的仪表,饱满的激情,需要亲和力,需要富有感染力的、抑扬顿挫的语言,需要期待、激励、肯定的目光。

2.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教法和学法是矛盾的统一体,教法和学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是对立的(矛盾性),又是统一的(同一性)。教法和学法作为一对矛盾,一般来说,教师的教法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引导和接受引导的关系,这也就在客观上决定了教师的教法对学生的学法具有先导性和制约性。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是否能有效地掌控课堂,应变课堂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对于课内的生成能否有效地调控,对学生的学习^程能否适时有效地点拨指导;能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于学生学习困难性的预测是否准确。从这些方面来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才会使得我们教师的作用得以真正体现。

3.看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理念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不仅仅是备知识,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深度,情景的创设是否能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如何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

二、看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看学生学习的状态

学习状态是一个人学习时心态、身体、学习方法等综合作用下所处的状态。 课堂有效学习时间、每次最长学习时间、学习强度、大脑清晰度,是课堂学习状态的四大指标。在课堂上学生整体学习的状态如何,是否健康、阳光、积极向上,是否有饱满的激情,学习小组合作意识是否浓厚、组织是否有序有效、参与课堂是否具备广度与深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任务是否明确、分工是否合理、课堂上是否能蚧极展示、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敢于质疑,这些学习不同方面的表现是我们观课的重要之处。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品质,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与愿望。

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就要看学生自主学习行槭欠竦靡杂行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方法、内涵是否灵活和有深度。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在教育中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让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而学生自学能力的优劣也是好课的重要指标,这样我们可以从一节课里面看到教师长期对学生培养的程度。

其次学习小组作用发挥得如何,是否有效开展了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现今社会团队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主要的需要体现在学习小组在课堂的表现上,教是为了不教,当教法在课堂中凸显作用时,教师的主导就尤为重要;当学法在课堂中凸显作用时,学生的主体就尤为重要。这一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3.看练习度

知识的掌握离不开练习与实践,n堂需要练习,但不可过量或缺失,任找欢ㄒ做到“s而不巍保适量的、有针对性的、层次鲜明的练习会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後才能谈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新能力。

三、看师生互动――有效课堂模式的开启

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只有搭建一个师与生之间良好的平台,才能共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我们倡导对学生的赏识和鼓励,教师可通过语言、手势、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或用评语来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不抱有偏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的个性不受约束,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主体的能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好师生间和谐民主、融洽的关系,互相理解和尊重,才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作用。

怎样的平台才适合师生之间的交流呢?讲听式显然不行,我们需要以问题为导引,以启迪为开端,以唤醒为使命,创设活动场景,提供师生互动场所,共同参与,互帮互助,在交流探讨中生共同达到心灵对话所x予课堂的无穷智慧和魅力!

总而言之,一节好课一定不是“一枝独秀”而必然是“万紫千红”;一定不是“一家之言”而必然是“百家鸣”;一定不是“优生独霸、差生旁听”而必然是“优劣互补、求同存异”;一定不是“人头印⑿稳绯市”而必然是“动静有度、e落有致”。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推动下,如果能建立起这种立体化、网状式的n堂C合评价标准,我就有理由相信:每个教师心目中理想n堂的到来将为时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修订版)》(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0-04)

[2]《课堂评价策略》(覃兵 北京师大出版社2010-08)

上一篇:在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 下一篇:用创新学习模式培养职校生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