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褥疮的外科治疗

时间:2022-10-17 06:58:15

骶尾部褥疮的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骶尾部褥疮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于骶尾部Ⅲ、Ⅳ期的褥疮入院后给予综合治疗,包括营养的支持,创面的处理,基础疾病的治疗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创面特点,选择相应的皮瓣(皮片),修复创面。结果:共收治64例骶尾部褥疮患者,综合治疗后,采用外科的方法,全部愈合。结论:外科的方法仍然是骶尾部Ⅲ、Ⅳ期的褥疮主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褥疮;骶尾部;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172-03

我科自2003年6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64例骶尾部褥疮,皆为Ⅲ、Ⅳ期褥疮,入院后通过综合治疗后采用手术方法,褥疮全部愈合,疗效满意。皆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骶尾部褥疮中;女性38例,男性26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38岁;入院时皆伴有感染及中毒症状,体温在37.8-39.2度;血象皆有不同程度升高,白蛋白在30g/L 以下;血色素在100g/L以下,

1.2治疗方法:

1.2.1抗感染、支持治疗:由于此类病人入院时候都伴有明显的中毒症状,此中毒症状源于毒素的吸收和创面的继发性感染;因此大多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抗厌氧菌的抗生素;其次:病人入院时候皆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障碍,因此,需要一些支持治疗;如静脉输注白蛋白;每天在10-20克以上,或血浆200-400毫升;输注红细胞2单位;以及氨基酸和脂肪乳等;能口服者。可以服用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高能量的营养素;如能全力等。

1.2.2 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清创手术;可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患者能耐受的手术方法进行清创,目的是清除坏死的组织,防止毒素的吸收;保护好创面,定时翻身,防止褥疮进一步扩大。

1.2.3手术方法:在患者营养状态纠正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是: 切除褥疮坏死组织及瘢痕,创面有骨外露者用骨刀将骨突凿平,使骨面光滑,设计带臀上动脉(A)/静脉(V)或/和臀下A/V肌皮瓣修复。对于体质极差,或不能耐受手术者,清创后可以考虑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方法;等创面肉芽组织良好时,即时移植中厚层皮片,达到封闭创面,但此方法极易再次受到压力而复发。

2结果

64例Ⅲ、Ⅳ期褥疮经过手术治疗皆一期愈合,随访半年以上,没有复发。其中一例患者,修复后8个月,因不能及时翻身,受压时间过长,褥疮复发,再次行臀大肌肌皮瓣修复。

3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女性,38岁,车祸造成高位截瘫,在家长期卧床2年余,骶尾部褥疮8cm×10cm;入院时:营养不良低、白蛋白低,贫血貌;在贫血及营养不良纠正后,用两侧臀大肌旋转推进修复创面,但回家后由于没有及时翻身,受压时间长,再次形成新的褥疮

使用VSD技术,创面有所缩小,但仍有创面 ,并有窦道,流液;决定再次行肌皮瓣修复。术前彩超探查臀下A浅出臀大肌处,切除溃疡及疤痕组织,设计含臀下A为蒂的臀大肌肌皮瓣修复缺损;术中彻底清除窦道及疤痕组织,隆起的骨组织指骨凿凿去,至创面渗血,有新鲜骨组织出现,止血。将右侧臀大肌皮瓣周边已充分游离,逐渐向臀下动脉处分离,充分分离后,无张力将臀大肌皮瓣旋转至缺损处,并缝合。愈合良好,术后2周拆线。

病例2:患者女性,72岁,帕金森病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入院时:营养不良低,白蛋白低,贫血貌,骶尾部褥疮8cm×10cm;设计以臀下A/V肌皮瓣修复。术后愈合良好,2周拆线。

病例3:患者女性67岁,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骶尾部褥疮(Ⅳ级)6cm×9cm

术前设计带臀上A/V(左)和臀下A/V(右) "V-Y推进肌皮瓣" 修复;术中根据缺损情况行:带右侧臀下A/V "V-Y推进肌皮瓣"修复 。术后愈合良好,2周拆线。

4讨论

4.1褥疮不仅发生在老年人,也可以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如高位截瘫。老年人一般都是因各种疾病的后遗症而造成肢体不能自主活动,长期受压以及营养状态差形成压疮(褥疮);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褥疮分4期。Ⅰ期:皮肤完整,解除压力,皮肤发红1小时以上;Ⅱ期:有水泡出现,损伤至真皮层,伴有或不伴有感染。;Ⅲ期:溃疡深及肌肉层,伴有或不伴有感染。Ⅳ期:深及骨和/或关节,伴有或不伴有感染。对于Ⅰ、Ⅱ期褥疮,经过保守治疗;如: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定时翻身,保护好创面,一般都可以痊愈。但Ⅲ、Ⅳ期褥疮,必须经过手术治疗才能康复。

4.2骶尾部褥疮最常见,骶尾部褥疮多发生于下肢瘫痪及慢性病长期卧床患者,由于病程长、慢性消耗与摄入不足导致全身和局部组织营养严重障碍,加之感染、骨突压迫、护理不力、粪便污染等因素,致褥疮长期不愈,甚至引发骨性感染,严重感染可能并发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4.3对于Ⅲ、Ⅳ期褥疮,目前国内外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采用旋转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褥疮,手术中先将褥疮坏死组织及瘢痕组织切除,然后在创面附近切取一弧形的带蒂臀大肌肌皮瓣,将肌皮瓣向褥疮创面处旋转覆盖创面,供区皮肤缺损创面必须从身体其他部位切取中厚皮片进行修复。这种治疗骶尾臀部褥疮的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手术操作复杂、供区需游离植皮而增加患者痛苦,以及术后供区凹陷外形欠美观等。另一种手术方法:从臀部切取岛状臀大肌肌皮瓣直接向褥疮创面推进,达到修复褥疮的目的。

4.4臀大肌是臀部最大的菱形肌,其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目前临床多采用旋转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以臀上动静脉或臀下动静脉为轴点将肌皮瓣旋转移位覆盖创面,肌皮瓣同创缘缝合后供区遗留皮肤软组织缺损,必须另外行游离植皮修复术,通常对于较大缺损以用旋转肌皮瓣为宜;采用推进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臀部创面,是将"V"形肌皮瓣向缺损处直线推进,臀大肌上半部分向骶部创面推进时,肌皮瓣内包含有臀上动脉及其分支,用臀大肌下半部分向坐骨结节部创面推进时,肌皮瓣主要臀下动脉及其分支供血,只要手术中切取肌皮瓣及分离臀大肌深面时,未损伤臀上动脉或臀下动脉,肌皮瓣的血供应即可得到可靠保证。我们测量到臀大肌肌皮瓣向骶部推进距离可达5cm。因此,双侧肌皮瓣同时向骶部推进可修复10cm左右的创面,肌皮瓣向坐骨结节部推进的距离可达6~7cm,可修复同侧坐骨结节处相应大小的缺损创面。另外,本术式的明显优点是全部创面可一期缝合,供区无需行游离植皮。

4.5强调的是: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修复褥疮,愈合后,要强调患者或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仍要定时翻身,防止长时间受压,加强营养,特别是那些营养状况和差的病人,如果有基础疾病,仍需进一步治疗,如糖尿病患者,因为这些是褥疮形成诱因和及长期不愈合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Bergstrom N, Bennett MA, Carlson CE, et al.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 I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No. 15. 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 Publication No. 95-065

[2] Rockville, Md: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ecember 1994.

[3]Argenta LC, Morykwas MJ. Vacuum-assisted closure: a new method for wound control and treatment: clinical experience. Ann Plast Surg. Jun 1997;38(6):563-76; discussion 577.

[4]Piljac A, Stipcevic T, Piljac-Zegarac J, et al.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chronic decubitus ulcer with 0.1% dirhamnolipid ointment. J Cutan Med Surg. May-Jun 2008;12(3):142-6.

上一篇: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监控 下一篇: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