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海”中“拾贝”

时间:2022-10-17 06:27:54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载,写作教学一直是重要的教学板块,在“困扰”与“突破”不断更替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滤掉了一分浮华,沉淀了一份收获,作文教学中收获了点微不足道的体会。

一、掬生活源泉,润泽思路

问题:材料无新意,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难题――“雨中送伞的母爱;谆谆教诲的师爱;分而复合的友爱;失败后的奋起”――一直是学生“百弹不厌”的陈词老调,将阅卷老师弹得昏昏欲睡,怎能得考场高分?

方法: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是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学生选材陈旧,就是因为思维与生活绝缘了。生活,才是学生作文的根基,才能给作文提供丰盛的营养大餐。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切实写出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作文的材料贵在一个“新”字,从某种角度讲,作文创新,与其说是求“新”,不如说是求“真”、求“实”、求“个性”。其次,学生的阅历一般较浅,没遇到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要学会从细节入手,身边某一个小事物就能发掘出“大生活,大情感”。让学生明确:作文中有一直不变的内容――那就是对真、善、美的讴歌;作文中也有一直变化的内容――那就是表现主旨的“载体”,它来源于你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会。第三,老师只是口头要求学生从生活中选材,学生是不能自觉实践的,也不知从哪入手,所以老师要化“说教”为“实教”,在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一把开启生活之源的钥匙。

事例:作文课上,同学们正用疑惑的双眼盯着我,因为我只告诉他们本节课写作的范围――由教室内属于自己的物品生发开来,写一篇以“爱”为主题的记叙文。这样的作文课打破了学生的思维惯例,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了,更不知道怎么写,一时不知所措。等同学们慌张一阵子后,我在学生疑惑的眼神中走下讲台,在同学们中间穿梭了一趟,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内容:一包核桃仁,一件旧羽绒服,一双新运动鞋,一包感冒药,一副眼镜,一本练习册……我班有50名同学,我在黑板上写下了50样东西,分别属于50名同学。

经过引导,学生疑惑的眼神豁然开朗:原来我们身边的“美”比比皆是,它早就融化在一事一物中,只要用心从细节处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母爱不光是附着在“雨中的伞上”,更融合在“每周都悄悄放入我书包的那包核桃仁中”,融合在“一锤一锤地敲击中”,融合在“母亲润子无声的点滴关爱里……”

成效:这样的文章,引导学生真正走向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做到了“我手写我事,我心话我情”,谱出了新词,弹出了新意。生活,才是学生习作真正的大舞台。

二、旧瓶装新酒,别有韵味

问题:学生作文的立意太浅。作文历来是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部分学生的作文却存在着一种现象:他们的年龄在增长,可是写作思想一直停留于幼稚阶段。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第一次 》,结果学生作文中竟出现“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学骑三轮车”这些小学作文的内容,文章立意的发展与学生的年龄发展相比,明显滞后。“文贵立意,意在笔先”,由此可见,提升立意的高度是指导学生作文的关键。

方法: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立意创新,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使文章表现的中心指向思维深层次。对待同样的“第一次做饭”的内容,一下子就想到的立意不是作文的首选,这样的中心一则太浅显,二则太大众化,不会吸引评委的目光。对待同一事件,善于运用多向思维,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选取中心,做到“人无我有”;在旧内容中构思出新意,在别人立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到“人有我新”。主题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叙述上,应该对所叙之事,所写之人,所列之现象有着深刻的感受,独到的发现。其次,情感是作文的灵魂,情感提升了,文章的主旨自然就提升了。作者在写的时候也应该是激情澎湃,饱蘸着他的感彩。因为“感情丰富是达到顺利写作的最好手段”。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开掘学生的情感源泉。立意新,情感深,文章就达到了“旧瓶装新酒”的效果。

事例:从上例来看,学生长这么大,肯定不是实际生活中的“第一次做饭”了,同样的内容,转变一下思维,就能做到“人有我新”。比如,自己感受到父母为子女付出的不易,为了感恩他们,决定为父母做“一顿饭”。题目是《第一次做饭》,怎样将“一顿”和“第一次”联系起来呢?这就是作者运用语言表现主题的能力了。举例:青春路上,我给父母做了一顿饭,这是我第一次用心为父母做饭,它以“感激”做调料,散发着爱的味道,见证着我的成长……这样,文章的内涵就走向了成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与众不同的立意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留下满心的

感动。

成效:老师的“抛砖”,引来了学生的文思泉涌,那个写“学三轮车”的同学,写出了这样的内容:“为了带双腿瘫痪的奶奶出去看风景,自己要学骑三轮车,过程曲折,摔了无数次但是咬牙坚持着,因为自己心中有爱。”该生作文的立意马上提升,“三轮车上”承载着满满的“爱”。我想,这样的“新酒”,我们品尝起来就别有一番“醉人”的韵味了。

跋涉在写作教学的旅途上,我在付出着,也在成长着。教学之路漫漫,我会继续努力,用饱满的热情去弹奏一曲给学生“授渔”的乐章,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能够在作文的海洋中自由、快乐地徜徉,拾取一枚枚光彩、亮丽的贝壳!

上一篇:提升课堂管理技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下一篇:浅析初中英语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