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17 04:59:3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

【摘 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对各工序施工按规范严格控制,实行系统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做到持续改进,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难点,探讨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的问题和控制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质量控制;难点;控制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快速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市政道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而必须重视和加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 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个因素中,技术力量是需要软硬件共同努力才能完善提高的。管理方面是确保工程有序可循的保证, 这就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高素质、懂技术、富有责任心的管理人才。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是不行的,必须有配套的施工设备作为实施的保障。

1、市政道路施工现存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1.1 雨水井和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塌陷

市政道路在施工工程中需要很多的辅助设施,这也使得大多雨水井和检查井都被设置在行车道上。而井背的宽度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会加大回填固实工程的难度,影响压实度的检查工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大大小小的失误和疏忽,雨水井和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也会因此发生塌陷,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跳车现象。

1.1.1应对策略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多注重井设施的回填作业,对其施工质量更要加大监督,回填过的方法也要有所讲究。一般对于中等井背缝隙而言,可以采取灰泥进行回填,每层的回填厚度需要小于等于100毫米。对于较小的井背缝隙,可以采取砌筑砂浆进行回填,每层的回填厚度同样要小于等于100毫米。

1.2 路基工程中的填土和沟槽的回填的压实度不符合标准

道路路面的强度和稳定度与道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度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现在的城市道路中,道路的地下部分埋设了各式各样的管道,这也使得沟槽回填的密封性和严实度更加影响了道路的路基质量。在道路的路基施工工程中,最重要的施工工序就是路堤的填筑工序和管道沟槽的回填工序,其中回填厚度太大、倾斜碾压、违规填土等都会影响到回填压实度,造成回填工程的质量不符合要求。

1.2.1 影响

(1)铺层内的松土密实度不够将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道路的密实度如果不够会让道路的路基和结构发生损坏而崩塌,管道的密实度不够也会造成管道胸腔部位承受压力的不足,造成管道顶部的开裂,甚至被压扁。

(2)坡度太大的情况下,碾轮压实重力会产生分力,压实功会损失在道路的纵坡上,碾轮重的压实功能也会因此得不到发挥。

(3)填土工程中土料夹带块状物体,这会使土粒之间的紧密度受到影响,整体的密实性也得不到保障。另外,由于块状物的支撑作用,使得周围出现一些空隙,这也会造成塌陷现象的发生。

(4)回填的土层中带有泥水,土层的含水量在饱和状态中达不到固实,地下水位下降之后,泥水的下渗会使其土层下沉塌陷,路基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1.2.2 应对策略

道路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员工的知识理论,使得路基的填方和沟槽回填厚度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设置。路基的总宽度内,填筑方式要求采取水平分层法进行。路基在横坡和纵坡在陡于1:5时,应该设计成台阶。管道沟槽在进行分段填土时,要将分层进行倒退将台阶留出来,台阶的高度要与压实厚度等同,台阶的宽度要大于等于一米,回填土料中的块状物要及时取出,直径在10厘米的土块要进行打碎处理。

1.3 土路床的整修碾压

1.3.1 影响

(1)没有经过压实处理的土路床,其路面结构也只是单纯铺设在软地基上,软地基中的大量空隙会日益积累水分,软土基中水分的大量渗入会使土基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最后会因为支持不住路面结构而产生变形塌陷。

(2)忽视了土路床的相关工序,土质的不良、稳定性能差的土基和含水土层等问题便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造成工程施工过程中遭遇大规模的返工现象。

(3)土路床的纵横断面高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单纯地控制土路床的上结构层高度,结构层的厚度也将无法符合设计厚度,薄厚的不均匀和强度的不均匀将会导致土路床的破坏。

1.3.2 应对策略

(1)施工单位对于自身和员工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技术要进行相关的训练,培养一支高效高技术的队伍。

(2)土路床的施工工序中,中线高程、横断高程、平整度要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在填方路段的路床以下0到80厘米的部位和挖方路段的路床以下0到30厘米的部位要严格达到重型击实标准百分九十五的压实度。

1.4 人行道的施工工程中,盲人道的道板没有固定

通往人行横道处的盲人道口属于下坡,因此在这个部位的道板要进行切割处理,道板也需比人行道表面更突出。道板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控制,问题一旦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道板的脱离,这种现象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经常出现。

1.4.1应对策略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人行道的施工工程要特别注意,严格控制好施工质量,砂浆的标号、湿度和饱满度都要严格控制,适当情况下要提高砂浆的标号等级。

1.5 过路管沟部位的路面出现开裂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的管道都必须通过行车道路,例如用于排雨水的管道、电力电缆、通讯电缆、自来水管等。这些管道在施工时要先于路床施工,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压实度不够的现象。这个施工要点也是需要施工单位加强注意的,避免压实度不足现象的出现,导致路面开裂。

1.5.1应对策略

在管道底部的回填工程中,施工单位要采用灰泥对管道护脚部位进行回填,再以虚铺小于等于200毫米的厚度对其进行人工固实,捣实的次数要大于等于5次。管道的上部位在完成两层回填工程后,要进行机械捣实。管道的两侧需要放坡并回填,避免管道上下出现通缝。

总之,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管理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管理者要将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各个相关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其中市政工程道路的技术与质量管理更是重重之重,只有在加强市政工程道路的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同时注重其他方面的管理,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建设的质量才能达到标准,从而促进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同时带动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好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品。

参考文献:

[1]蒋冬荣.有关市政道路工程的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

[2]杨飞,朱海珍,浅谈市政道路施工的测量工作[J],山西建筑,2008.36.

[3]李凯彬. 对某市政道路沥青面层施工的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12)

上一篇:浅谈如何应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水损害 下一篇:谈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注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