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互动教学形式在生物课堂应用的初探

时间:2022-10-17 04:37:00

生生互动教学形式在生物课堂应用的初探

摘要 当前课程改革中常提的“互动式教学”就是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它既是学习活动中一种人际关系的反应,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其中“生生互动”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间摆脱“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互相推动.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益。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生生互动 角色分配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 1003-7586(2011)03-0016-03

1 案例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必将让位于师生互动、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所谓“互动式教学”,狭义上是指课内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互动式教学强调通过“交流”,构建一种互动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合作学习、互动学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互动式教学体现了教学过程各要素的整合,尤其是着重研究“师”与“生”这两个主体如何充分发挥其相互作用,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最佳教学效果进行探索。那么,如何让互动式教学模式进入生物课堂,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实效呢?笔者做了以下教学尝试。

2 案例描述

2.1选材说明

“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概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更深入地了解爱护生物、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这部分内容虽然很简单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在讲授这节课时,很多教师都采用自行到网上收集大量资料图片,然后经过整理制作成课件后进行讲授式教学。这样的形式虽然让学生很容易接受,但由于每个学生对于材料的认识和见解并不相同,特别是年龄的差异导致关心的热点不同。因此,教师的课件也许并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很多学生最多就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上课,因此课堂效果并不十分好。既然本节内容简单易学,网络资源又十分丰富,很容易找到大量资料,而且现在的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普遍较高,有些学生的能力甚至远远高于教师,那何不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来组织讲授这节课呢?这样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么!

2.2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见表1。

2.3片断回顾

首先,班长作为总串联者出场。

班长: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个家园一直很美好,但是,由于家里的孩子们有点不懂事,使得家中的环境越来越差了!请看……

片段一:“大气污染专题”。

电脑操作员播放了两幅图片:一副具有田园风光的城镇图片;一副是遍布浓烟的城市图片。

演说者:大家看一下这两张图片,假如要你选择一个养老的地方,你会选哪里?

学生甲:当然是风光无限美丽的第一副图的所在地咯!

演说者:但你们知道吗?其实,这两张图片反映的可是同一个地方!前一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伦敦;第二幅则是20世纪初的伦敦。由于工业革命的不断进行,伦敦的烟尘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伦敦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大气能见度越来越低,最终得了个“雾都”的别号。特别在1952年,整个伦敦烟雾弥漫,煤烟粉尘久久不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医院的呼吸道科爆满,伦敦城内咳嗽声声声入耳,仅4d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呢?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电脑操作员把小组讨论结果投影,供同学了解。

片段二:“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价值专题”。

电脑操作员首先出示了华南虎的照片。

演说员:大家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虎吗?

学生乙:华南虎!

演说者:哎!这位同学非常有才!一答即中(学生们大笑)。

演说者:那,你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学生乙:首先我国最有名的两种虎就是东北虎和华南虎,而最近网络、新闻到处在提“华南虎事件”,根据影响力判断,我认为你应该会讲华南虎的故事。

演说者:很好,你很有想法,但判断缺乏科学依据。其实,判断华南虎最好从头骨出发,(电脑操作员用ppt投影华南虎头骨)它的头骨外形原始,面部短小,细小头颅,眼窝前倾。是世界上最为原始的虎亚种。地球上现存的虎的亚种通常被认为有8个,其中3个亚种已经在20世纪灭绝了,而华南虎也被归为“野外已经功能型灭绝”行列。

学生哗然,有小声议论。此时,电脑操作员换了画面,不断播放濒危动物的图片,学生注意力又转至屏幕。

演说员:其实在地球上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不断有生物在消失,或者濒临灭绝,比如渡渡鸟、扬子鳄、高鼻羚羊、银杉、珙桐等。那么它们的不断消失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丙:渡渡鸟的消失使得巴伐利亚树在自然界再也无法进行自然繁殖。

学生丁:它的消失可能还造成以它为食的一些生物的减少甚至消失。

演说者:所以说,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他们的价值(引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 反思

3.1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扮演知识提供者的角色,而是扮演学生知识构建的促成者或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教学活动过程;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学生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时观察活动的进行;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生困难时提供恰当的协助;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独特想法给予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的责任

根据约翰逊等人的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有三种基本模式:竞争、合作和不相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有义务有责任主动地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需要认同一个团队,而这个团队的成员是“生死与共”的。每个人的成绩都会影响团队的成绩,而团队的成绩也会影响个人的成绩。因此,在小组中,恰当地分配角色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很重要的。除了小组被分配了专门的任务之外,个人也应该被分配在小组内进行专门的角色活动。其中一些角色为:资料收集员、记录员、电脑操作员、演说员、观察员以及督促检查员等。这些分工,对于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观察员,他的作用就是但一个小组或者个别成员有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他就要负责将情况报告教师,及时寻求支持。如果分配不当,则会出现小组中一些成员承担了所有的任务,而另外一些成员无所事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搭便车”现象。“搭便车”现象会使那些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到冷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也可能很少去和那些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商讨。这种现象不利于最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会损坏学习的效果。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消除这种现象需要依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特长分组,保证各组实力平均。并且在最后的实验评价中,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以每个成员的成绩的总和作为小组成绩,这样小组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情境下,没有逃避责任的人。对于任何一个小组来说,忽视小组任何一名成员的做法都是得不偿失的。

3.3评价和过程监控

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我学会了什么;如何学会的;在接近和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所要应用的技能有哪些;如何应用于其他学习过程等等。而对学习小组的过程监控就是对小组工作的反思,包括:描述哪些成员的行为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做出决定,哪些行为可以坚持,哪些必须改变。教师有计划、系统地对各个小组的工作进行观察,收集每个小组的具体资料,在全班合作学习课的最后,拿出资料对小组工作进行总结,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能感受到工作被认可的、欣赏和尊重,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功效和喜悦。

上一篇:手绘简图对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学的突破 下一篇:优化生物概念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