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怎样调整高考前的心态

时间:2022-10-17 03:23:06

考生怎样调整高考前的心态

高考既是人生中前途理想的挑战,又是展现才智、强化意志、发展自我的良机。从历年来千万学子高考应试的成败得失来看,要考出理想的成绩不仅取决于考生平时的学业水平,而且决定于考生考前心态的调整。目前,全国的高三毕业生正处在紧张的考前冲刺阶段,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表现出身心疲劳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从而导致意志消沉、丧失信心、考前焦虑等不良心态,直接会影响到高考成绩。因此,考生应做好考前心态的调整,其重点在于树立起自信心。

一、确立合理的目标,减轻学习压力,激发自信心

合理的期望将成为学习的动力,高期望将成为学习的压力。考生要在考前进行心态的调整,设置合理的期望,减轻心理压力。如何设置合理期望呢?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适当提高要求,将期望控制在“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内。如果目标和期望设置不合理,尤其是过高期望会产生有成就而没有成就感、已经很优秀但总不满足的现象,就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即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二、消除心理疲劳

考生要消除心理疲劳应做好以下几点。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兴趣,激发自信心。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制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激励自己,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恢复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学好各门课。

2.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们的期望,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3.改善营养,保证睡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4.适当减少作业量,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消除考前焦虑,坚定信心,稳中取胜

考前焦虑是考生备考的拦路虎,也是考生取得好成绩的绊脚石。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会存在这个问题。有的考生甚至睡都睡不好,下面我介绍几个应付考生考前焦虑的方法。

1.进行积极自我暗示。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在考试前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增强自信心。例如,心中默念: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这就是自我暗示,这类的语言暗示能起到增强考生信心的作用。

2.不搞疲劳战术,用充足睡眠消除考前焦虑。

很多考生的考前考试焦虑都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广大考生不宜“夜半挑灯”苦读,而要养成中午小睡的习惯。因为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

3.作适当的运动。

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广大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因为运动可以消除紧张,虽然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

4.做一做容易的,能培养学习兴趣的题。

从高考试卷的难度来看,有30%的容易题,50%的中等题,难题只占20%。应该说绝大部分考生30%的容易题是会做出来的,那么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就应多做容易题和中档题。当考生缺乏信心的时候不妨做做容易题,这样会激发起信心,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

5.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

当考生高考信心不足的时候,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多交流,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把自己内心的苦衷倾诉出来就会得到心理上压力的释放,老师、同学、家长再给一点安慰、鼓励和支持,就有助于改变其信心不足的状态。

6.调解饮食。

考生脑力劳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大,需大量补充营养。因此,必须设法适量补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还要补充大脑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总之,高考既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又是人生新的起跑线,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莘莘学子共同的心愿,是千万父母共同的期待。取得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是制胜的关键。

上一篇:数学分题型,学生负担轻 下一篇:辅导员如何进行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