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市场移动至上有容乃大

时间:2022-10-17 03:06:11

PCs市场移动至上有容乃大

2007年,包括台式PC、笔记本电脑和PC服务器在内的PCs市场销量达到2794.2万台,同比增长19.5%,销售额为1471.6亿元,同比增长12.8%。笔记本电脑市场表现抢眼,家用和中小企业市场高速增长,尤其是家用市场,销量再次实现翻番;台式PC和PC服务器市场增速放缓,但发展亮点很多,需求更加细分。

在产品结构上,受笔记本电脑市场快速增长的影响,台式PC的比例持续下降,而笔记本电脑销量和销售额比重分别上升了4.6%和5.2%。同时,PC服务器市场相对平稳。

回顾2007年,中国PCs市场呈现出如下特征:

移动产品成PCs市场主角

2007年的PCs市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容纳上看,产品技术不断提升,其中,CPU效率不断增长、四核应用全面展开,硬盘容量不断扩大,光驱也在向高容量的蓝光技术发展,产品整体性能全面提升;市场容量也在不断扩大,在宏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下,不管是行业应用市场还是家用市场,PCs产品需求都在快速提升,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产品。融合则是市场的又一特征,刀片服务器通过共用电源、冷却设备、网络及交换模块和布线系统,实现了多功能和应用的融合;PCs产业结构以及商业模式在不断创新,体现出融合趋势;2007年业界人才频繁的流动更是体现出竞争中的融合。

快速成长的市场、众多明星的代言、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产品、挥泪大甩卖的价格……喧嚣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成为2007年PCs市场的主角,不管是从营销力度还是增长速度,笔记本电脑都是当之无愧的市场热点,在PCs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随着无线网络应用环境的逐渐成熟,移动功能强的笔记本电脑仍将继续引领PCs市场的增长,最终走向成熟。

台式机销售渠道追求多元化

2007年中国台式PC市场销量达到2105.1万台,同比增长12.9%;销售额为860.7亿元,同比增长34%。2007年,笔记本加速挤压台式PC市场空间,台式PC的增长势头有所减缓。市场的竞争格局在理性中悄然进行着洗牌,竞争的马太效应加速驱使中国台式PC市场走向集中和整合。从市场结构来看,双核、大屏成为台式PC产品的关键词,大内存和独立显卡受Vista拉动明显,家用PC从书桌应用走向客厅应用。在渠道方面,销售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终端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随着行业用户需求的进一步细分,台式PC产品将向更强的专业性和更鲜明的个性方向发展。预计2008年行业领域将出现更多细分的台式PC产品。消费者对台式PC产品的认知及消费逐渐趋于理性化,需求将由最初的价格、性能需求开始向外观设计、个性化配置以及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等方面转变。

笔记本电脑差异营销主导市场

2007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主要增长点来自家用市场、中小企业,从区域来看,三级以下市场需求逐渐释放。2007年,中国笔记本市场销售量为629.7万台,同比增长49.5%,销售额达到500.1亿元,同比增长为33.0%。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竞争。价格上看,主流品牌在联想的带动下,将价格底限降到3999元;针对不同需求人群,厂商不仅推出外观、性能和应用差异化的产品,而且在营销模式上也进行了调整,13.3寸屏幕的产品在2007年快速增长。渠道已经成为厂商扩大销量的重点,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零售终端受到厂商重视,以直销为主的戴尔也开始与3C卖场合作。

展望2008-2012年,赛迪顾问认为中国PCs市场依然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受整体经济增长环境影响,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将不断增加,家用市场的需求将持续释放。随着安全PC、数字家庭等概念的推广,进入成熟期的台式PC市场将以应用为主,销售价格下降速度放缓。笔记本电脑依然保持快速发展,技术和应用创新将成为盈利关键,在无线应用环境成熟情况下,小屏化、便携性产品优势明显。PC服务器将朝着简化应用、绿色节能方面发展,解决方案与企业业务走向融合。

赛迪顾问预测,未来5年中国PCs市场销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2012年市场容量有望达到2637.6亿元人民币。预计2008-2012年,中国PCs市场销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水平将达到12.4%。

上一篇:烹智能饕餮 多普达再度发力 下一篇:iPhone 3G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