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施工进度计划三种组织形式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10-17 12:15:09

对施工进度计划三种组织形式的一些思考

【摘要】依次、平行和流水施工是施工进度计划的三种组织形式,在满足“充分利用工作面”的原则下,依次和平行施工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在实际工程中被大量采用。

【关键字】依次流水施工效果施工进度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进度计划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进度计划能够缩短工期,节省成本,减少风险,所以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每一位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目前,施工进度的组织方法优先选择流水施工,因为流水施工可以做到分工协作,成批生产,是提高建筑施工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依次和平行两种组织方式,大部分管理者认为劣大于优,不适合用来组织施工。然而据笔者了解,在实际工程进度计划中,依次施工被大量采用的。

1三种施工组织形式的理论应用

目前有一栋住宅楼的基础工程等待开工,划分为挖基槽、垫层、砖基础、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四个施工段,每个施工过程安排一个施工队,一班制施工,其中每个施工段挖土方施工班组人数为16人,2天完成;垫层施工队30人,1天完成;砖基础施工队20人,3天完成;回填土施工队10人,1天完成。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三种组织形式结果如下:

从三个横道图可以看出:

1、依次施工:

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长。

2、平行施工:

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短,但所需施工队数成倍增加。

    3、流水施工:

尽可能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比较短,所需施工人员比较均衡。

以上结论对进度计划有过学习的读者都能得出,认为依次施工的工期最长,平行施工成本过高,只有流水施工才是最好的方法。然而,这个案例在三种组织形式里遵守了“施工班组人数相等”原则——每个施工班组的人数不发生变化,便于初学者对原理的理解,但这跟工程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实际工程中,在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充分的利用工作面,适当调整施工队人数,也就是遵守“充分利用工作面”原则。

2三种组织形式的实际应用

下面对湖南省衡阳市某砖混结构住宅楼的实际工程进度安排进行分析。该住宅楼基础施工平面划分为3个单元,基底标高为-1.3M,砖基础为一砖宽。经计算,挖基槽工程量约为600 M3,垫层约为100 M3,砖基础约为200 M3,回填土约为300 M3,基础简图如下(粗实线代表基槽)。

3.1 各项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已经计算出来,为换算成时间,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3.1.1查找劳动定额来确定劳动量

查找劳动定额可知:

根据劳动量的计算公式:

则四个施工过程劳动量(工日)分别为:

P挖 =321.6,P垫 = 52,P基 =187.4,P填 =54.6。

3.1.2分析工作面大小,安排各施工队的人数

要想确定每个施工队的人数,科学的办法是根据施工工作面参数来计算。

施工工作面参数如下:

施工内容 工作面参数

人工挖基槽 6M/人(挖深1~1.5m乘0.8;挖深>1.5m乘0.65 )

砌砖基础 7.6M/人(2砖乘0.8;3砖乘0.55)

则有:

R挖 =(20×10 + 35×2)/6/0.8 ≈ 57人

R基 =(20×10 + 35×2)/7.6 ≈ 36人

对于垫层和回填土这两个非主导的施工过程,因没有参数可以查询,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估算合理的施工队人数,在此根据经验估算为R垫 = 21人,R填 = 24人。

3.1.3划分施工段

在具体的组织形式里分别进行划分。

3.1.4确定施工班制

假定施工班制均为一班制。

3.1.5计算流水节拍,计算工期,绘制横道图

流水节拍的计算公式:

3.2根据以上步骤分别安排三种组织形式:

3.2.1依次施工

依次施工意味首每项工作以工序顺序依次完成,无需划分施工段。则:

t土 =6天,t垫 =3天,t基 =6天,t填 =3天;T = 6 + 3 + 6 + 3 = 18天

横道图如下:

3.2.2平行施工

每个单元划分为一个施工段,即m = 3,则每个施工段上的工作面为原来的1/3,每个施工班组的人数也必须下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才能发挥施工效率,分别为19人,7人,12人,8人。则:

t土 =6天,t垫 =3天,t基 =6天,t填 =3天;T = 6 + 3 + 6 + 3 = 18天

横道图如下:

3.2.3流水施工

每个单元划分为一个施工段,m = 3,施工班组人数分别为19人,7人,12人,8人。

t土 =6天,t垫 =3天,t基 =6天,t填 =3天;

K土,垫 = 6×3 - 2×3=12天,K垫,基 = 3天,K基,填 = 6×3 - 2×3=12天

T = ΣKi.i+1 + Tn =12+3+12+3×3=36天

横道图如下:

可见,本着“充分利用工作面”的原则,依次施工与平行施工的组织效果是等价的(后面只讨论依次施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实际工程中见不到平行施工的安排实例,而流水施工却显得工期较长,原因就是它在进行流水的过程中,各施工过程存在节拍上的差异而浪费了一些工作面。

3资源需要量分析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有疑问,像依次这样的安排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的资源量太集中,恐难以满足。据笔者了解,施工企业会建立自己的钢材、水泥等材料仓库,有需要可以直接提取使用,并且在开工前至少具备一~二个月的材料用量,所以材料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施工安排。

人工方面,施工人员除了农忙和传统节日外不会出现短缺,问题在于一个完整的施工队不会只做短期的施工,一般都会跟进工程直到竣工。所以工程上组建的施工队一般是综合性的,包含各种技术工人和很大比例的小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可以按照进度需要,在施工队内部配备出需要的专业施工班组,比如说砌筑工也可以参与前期的土方开挖和垫层施工,而小工在经过短期培训或者技术工人口传心授以后也可以参与垫层和砌筑施工,这样算下来,召集的施工队人数其实可以大大减少,而不是单纯的把每个专业施工班组的计划人数相加。

机械方面,除了一些大型的施工机械(塔吊、挖掘机、打桩机等)租赁起来比较困难,必须采用流水施工轮流使用以外,一些小型的机械还是容易获得的。

可见,在实际工程中,依次施工的安排是可以实现的。

4成本分析

1、人工费分析

由以上实际应用的安排可知,依次施工中施工人员安排集中,人数较多,给读者带来成本提高的感觉。然而,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施工成本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无论怎么安排总归都要付出同样的劳动量。

2、施工管理费

由于施工人员增多,管理难度加大,又会带来一种施工管理费用增加的感觉,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以工人的宿舍安排为例,为了容纳所有的施工人员,宿舍大小应以人数的峰值来安排。从劳动力资源图上可以看到,依次施工在安排的时候人员比较密集,峰值为57人,流水施工的峰值为38人。所以在安排工人住宿的时候依次要比流水施工多安排一些空间。据调查,活动板房在工程上大部分属于租凭的,月价格约为300元/ M 2,若每位工人安排2M 2,则:

依次施工:57×2×300×18/30=20520元

流水施工:38×2×300×36/30=27360元

可见,依次和流水两种组织形式中工人的宿舍活动板房租赁费相差不多,并且从这个例子来看,依次施工因工期短暂反而更节约成本。

施工管理费是组织与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而发生的各项经营管理费用,计算非常复杂,但通过这一项的计算可以看出,管理费和工期联系紧密,要想节省管理费用,不能把目标放在减少每天的支出额上,最好的办法是缩短工期。

5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依次和平行这两种施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过,它们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比如说主体施工,会遇到层间问题,垂直运输问题,机械和周转材料的轮流使用问题,就只能采用流水的方式。所以目前的进度计划大部分会选择在基础、屋面、装饰这种平面施工阶段采用依次,而在主体施工中采用流水。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组织(第二版)》危道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浅议流水施工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流水段法的施工技术要求,尚殿甫,朱娜

【3】建筑工程流水施工流程优化问题探讨,韩英爱,高志通

上一篇: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探析 下一篇:家庭式旅馆消防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