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一同读丝

时间:2022-10-16 11:16:22

自然的丰产,在双手间毫无浪费地转变成美好的作品,一段手纺线,织出了真诚与智慧,也道出了生命的起源。

美 原来如此包容

东京以西的山谷,一片竹林掩映,真木千秋的丝织工作室Maki Textile Studio坐落在此,这是一幢有着两百年历史的农舍,四周风景如画。然而,一直致力于寻找传统手工丝织工艺的她,大部分时间却并没有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林间,她真正的灵感与创作来源,是远在印度原始的村落,那个被她称为“世界尽头”的地方。她在那里寻找纱线和工艺,并赋予它们日式的美感,而这一扎根,竟是25年。

因为从小深受从事编织工作的母亲影响,真木千秋在进入武藏野大学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艺术设计系学习纺织,而后又远赴美国著名的罗德岛设计学院继续深造,她的恩师新井淳一对她说,如果我们从事纺织品行业,那么一定要自己亲手织和亲手染,一定要去世界各地,看各种民族的工艺。这句话,启发了她开始游走的生涯,危地马拉、墨西哥、匈牙利、捷克、印尼、中国等以染织为主要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去寻访好面料,以及最后扎根了印度。25年来,她每年去印度至少两三次,一去就是四五个月,跟当地工坊的劳动妇女一起生活,教大家纺丝,指导配色工艺,逐渐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达成了默契。从一个茧当中可以抽出1500米的丝,一个小锅大概放入50个茧,用手去轻轻地提它,丝就会被提起来,左手要同时纺,把它拉成线,这些都是她们不断重复的日常工作。是有虫眼的茧也好,茧的外皮苎也好,甚至是柄,她都不舍得丢掉,纺成线,发现它们不同的肌理和质感,将地方性材料、原生态工艺与现代感相结合,赋予原材料天然的颜色和艺术品般的美感,物尽其用,物尽其美。这些野蚕、手捻线、草木染、手织出来的作品,在她手中焕发了蓬勃的灵性和生命力,让人突然意识到:美,原来如此包容。

天然 最是弥足珍贵

曾经,人们为了现代化付出巨大的代价,割断了与传承相关的一切情感。这大概也是当下许多人寻找乡土与手工的原因。为什么手纺的线与机器生产出来的质感不一样?“手纺的速度和蚕吐丝的速度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会保留住它波纹状的质感。我们也希望保留它吐丝时的一种自然状态,织成布穿在自己身上时,就好像觉得自己是一个蚕宝宝被裹在当中,非常美好的感觉。”在经历了配色、样本、试水之后,当设计师看到最后成品,那是一种极其神圣的目光,这些非常原始的技艺,如今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先端的纺织工艺。天然的美感是工业无法取代的,甚至随时间愈加珍贵。印度之宝琥珀蚕,抽取的生丝就带有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天然金色;印度茜草根染出来的金红色,则呈现在榨蚕丝上的颜色温和有力;而松散干爽的质感来自生绢,随着使用色泽会更加美好,质地也会更加柔软……在真木千秋的手中,她设计的织物摸起来有点硬,触觉干爽,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丝在加工中把蛋白质去除使其变软滑,但她却不,“我喜欢保留它这种干爽的感觉,在使用中,这种蛋白质的成分会渐渐减少,所以它会自然地变软,同时丝的光亮度也会增加。这种随时间推移的过程,会让人逐渐发现,光泽度一天天显现出了意想不到的美丽变化。”

对话Maki Textile Studio创始人真木千秋

Q:面料与衣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A:我每天都在想实际使用上遇到的问题,比如今天下了雨,会比较潮湿,像这样的天气什么样材质的衣服穿在身上会比较舒服呢;相反,如果今天天气比较干爽,阳光也很好,也许那个时候你想穿的衣服就会是另一种材质。我们通过不同的感受去寻找不同材质的衣物,我自己就会里里外外用不同质感的柞蚕丝来裹住身体。有的穿了很多年变旧了,就把它改成内衣或者做成睡衣。实在不能穿了,把它拆了做成抹布也很好,擦得非常干净。我就是希望它们能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

Q:品牌希望向大众传递怎样的生活美学?

A:我常常告诉自己,在做这件事时不要忘了衣食住行中的真正需要,为大家织出来的东西才会是最美的。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其实非常辛苦,也很艰难,但可以从每个人的脸上看到笑容,当这些物件被大家所接受、被大家很珍惜地使用时,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力量源泉。有些人会在使用过后对它们感兴趣,甚至成为我们的一员,这样一个很美好的循环,让我们坚持到现在,并且一直做下去。

1.野蚕丝,糅合亚麻、棉、羊毛,做成不同质感的织物。

2.不同的丝混在一起产生新的质感和肌理。

3.不同色调的丝进行配色之后制成美好的丝巾。

4.围巾的边缘采用的便是琥珀蚕的天然金色。5.柞蚕丝的茧与生丝。

6.真木千秋在色彩运用上也是一位大师。7.柞蚕丝天然的咖啡色与茶色。

8.一件简单的连衣裙,无需多过的设计,只因面料,就足够惊艳。

9.10.在北京失物招领店中的“真木千秋・丝之物语”讲座。

真木千秋柞蚕丝工艺

真木千秋在印度遇到了让她很兴奋的茧,这个茧实际上就是丝,这是野蚕丝,也把它叫做印度柞蚕丝,它是不吃桑叶的,它经常吃印度的沙罗双树叶子。每一种作物都是有自己的天敌的,比如说它不能被其他物种吃掉,所以在印度当地很多的人,会保护这种野生蚕。这是一种非常神圣的茧,无论是生丝,还是它外皮的生皮苎,以及它蒂状脐带的部分,都可以纺成各种不同的丝,甚至包括有虫眼的茧。这些纺丝过程中本不用的东西,他们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去抽丝利用,这就是印度人的生活智慧,从不浪费任何东西。它的颜色带一种淡茶色、淡咖啡色,当真木千秋遇见它们时,惊讶于第一次见到原来还有这么多种丝。因为从日本的观念上,认为丝是非常洁白、光净、顺滑,但在印度她遇到的丝有着全然不同的质感,它传达给了她一种非常温暖的感觉,也触发了她更多样化的设计灵感。

上一篇: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思考 下一篇:拯救压力肌,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