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乒乓球课的特点与教学方法改革

时间:2022-10-16 11:02:16

普通高校乒乓球课的特点与教学方法改革

摘 要: 在高校乒乓球专选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乒乓球运动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快速掌握乒乓球基本的技术,学会简单的战术,了解乒乓球的理论知识与比赛的规则;调节身心,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对体育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服务。

关键词: 高校乒乓球专项课 特点 教学改革

一、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

(一)广泛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竞赛性。

乒乓球运动所用器材设备比较简单,容易接受,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受年龄和性别等条件的限制,具有较强广泛适应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很强的竞赛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技术性。

乒乓球小而轻,击球时要有较高的技巧性,通过碰击球的不同部位使球产生上、下、左、右旋转,并控制球的落点。乒乓球项目的专业性比较强,没有其他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可以迁移过来,运动者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动作技术,且动作技术的定型时间比较长,运动周期长,一般从少儿开始训练,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及反应能力要求较高。另外,乒乓球比赛对运动者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要高于其他项目。

(三)大脑反映的灵敏性。

据测定,在3米左右距离击球,每次击球的间隔时间是1.4秒左右,最短不到1秒[2]。这就要求击球者大脑反应要灵敏,击球动作要迅速与协调。

二、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的特点

乒乓球专项课在高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专项课面对的也是广大学生。高校体育课的上课时间为每周一次,学生学习技术的时间较短,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技术动作的掌握与动作的定型。由于高校乒乓球专项课开设的目的不是培养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而是使学生通过乒乓球专项课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掌握一些基本的乒乓球技术,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高校乒乓球课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既侧重与基本动作技术的教学,又要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大致了解和体验乒乓球运动的全过程。

三、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的教学改革

(一)加强基本功动作的教学与练习。

鉴于高校的体育教学目的和乒乓球专项课的特点,首先应加强专项课学生基本动作的学习,即侧重于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球的技术学习和掌握。笔者根据多年的乒乓球训练体验与近几年的乒乓球教学经验认为,掌握好推挡与正手攻球技术,对乒乓球技术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推挡与攻球的教学时数应占到40%―50%,这段时期应主要注重推挡与攻球的动作定型。大多数学生掌握推挡技术比较容易,从第一学期期末测试的结果来看,定点推挡球10―30个来回球为及格至满分,从计数和技评两个方面评分,我校06级乒乓球男生班45人进行测试,有76%的学生为80分以上,13%的学生为70分以上,9%的学生为60分以上,2%的学生为不及格。正手攻球的技术学习掌握与动作定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少学生的技术水平较低,以前的攻球动作不规范,形成错误的攻球习惯,在教学中想纠正有一定的难度,但又需要纠正,否则将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进程。开始时教师应详细介绍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与动作发力方向,首先要进行徒手的动作挥拍练习,教师给每个学生辅助做徒手挥拍练习,使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挥拍动作感觉,再上台练习。由于正手攻球需要一定的对球的感觉与动作的配合,所以初学正手攻球时不论打上或打不上球都一定要把正确的动作作出来,教师同时言语督促,指出打不上球错误所在,再找好合理的击球时间和击球点,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形成较正确的正手攻球的动力定型。

(二)乒乓球全面技术的培养教学。

学生掌握了推挡、攻球动作之后,就进入到全面技术的教学中。由定点、定位的练习转到两点或多点移动中推或攻的组合练习,应注意手上的动作与脚下步伐的配合,可先徒手做步伐练习,再配上手上动作挥拍加步伐。之后进入到旋转球的练习,可先教下旋发球,使学生充分体会摩擦球的感觉和手腕的加力抖动,之后可利用下旋球旋转的原理教学生正手位反手位的搓球,应注意要强调触球瞬间拍型应给球一个向下向前的力量。下旋球与搓球练习应占教学时数的10%―15%。当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发下旋球的技术后,可直接教学生接下旋长球的进攻技术――正手拉弧旋球,这项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运用较多的得分手段之一,也是自身整体水平的一个提高技术。练习方法与正手攻球练习方法相似,开始时教师详细介绍正手拉弧旋球的动作要领与动作发力方向和摩擦球的方向,首先要进行徒手的动作挥拍练习,教师给每个学生辅助做徒手挥拍练习,使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挥拍动作感觉,再上台练习。正手拉弧旋球由于需要给球一个向上向前的摩擦才能使球过去,因此动作幅度比正手攻球大,初学时教师一定强调学生要敢于把动作做到位。当学生基本掌握和了解拉球之后,应教学生几种不同旋转类型的发球与接发球(因为乒乓球比赛中发球与接发球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整场比赛的输赢)。可以向学生介绍正手位或反手位的侧上旋与侧下旋球,学生练习时应注意拍型的角度与触球后出手的动作。发球的教学可占教学时数的10%。学生了解掌握正手攻球、反手挡球、正手反手组合练习、发下旋球、正手反手搓球、正手拉弧旋球和接发侧上、下旋发球后,应开始进入到全面技术组合练习。

(三)乒乓球的教学比赛。

乒乓球专项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乒乓球技术、技能,使没打过球的学生会打,会打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进入到实战中,在比赛中找到乐趣,得到锻炼。因此,在后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随堂组织一些教学比赛。这样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并满足学生的心理成就感;二是可以融合以前学过的技术,进行实战的锻炼;三是可以使学生体会比赛的气氛与比赛中的心理因素的考验。另外在组织教学比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一些乒乓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乒乓球规则与裁判法的知识,在比赛的同时学生可以互换进行裁判实习。

(四)加强乒乓球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人脑的正常生理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可指导人的行为与活动,人的一切行为与活动都是在人大脑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乒乓球意识就是指学生或运动员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显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3][4]。Seve C.通过对3个顶级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性比赛中一连串技术动作,在21分赛制和11分赛制中进行比较研究,新赛制中动作的有机性发生了变化,试探或适应过程比完成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变短,优秀成绩的取得与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各种因素紧密的协调有关[5]。老练的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首先会探测或判断对手来球的方向、性质,随后做出一个有效的判断和动作[6]。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的教学,应根据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任务,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综合、合理地进行乒乓球教学,使有兴趣选择乒乓球课的学生在短暂的学习时间内能基本掌握乒乓球的技术、技能,了解乒乓球组织与比赛的全过程,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提供途径并让学生在兴趣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得到乐趣,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郝哲,蔡学玲,郝玉娇等.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柳承敏技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58-260.

[2]侯文达.高等学校乒乓球教材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3]苏丕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9.

[4]秦华.乒乓球战术意识的培养.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9,(2):93-95.

[5]Seve C.Elite athletes,sensitivity to context:the case of a change in scoring system in table tennis.Percept Mot Skills,2004 Dec;99,(3pt 2):1274-6.

[6]Seve C,Saury J,Ria L,Durand M.Structure of expert players,activity during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in table tennis.Res Q Exerc Sport,2003 Mar;74,(1):71-83.

上一篇:试析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 下一篇:《啊,拓荒者!》中的神话原型